香菇
接种增加段木的发菌点,发菌点多发菌面积就大,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菌丝浸透段木。 段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靠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干湿交替的水分运动能使段木内部得到充足的氧气,使菌丝深入段木吃料,从而加速段木成熟,减少受杂菌感染的几率。 深接种种穴深则装菌多,有利于增强防旱力,使种穴底部种块受外界温差的刺激减少。 种块内菌丝体在温、湿度较恒定的条件下会快速萌发,成活率得到提高。 深打穴
1、食用菌市场的紧俏货。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有高温类菌株进入生产,笔者提倡采用水温空调出菇的措施,采用中温菌株,使得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上升。 主要措施为:一、设施或设备要求栽培设施:普通食用菌大棚,完成春季生产以后,把原来的菌袋清理出去,棚内打扫干净,检查修补棚膜,喷洒适量的药物如百病去无踪等予以灭菌处理。 然后,将棚内灌入清水,待水渗下后,在棚内撒施石灰粉,即可将菌袋搬到架子上。 降温设备
1、菇在反季节栽培中,往往因生产条件调控不到位而产生畸形菇,影响菇品的商品质量及价值,使生产效益大打折扣。 畸形菇的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为:现为菌盖既薄又小,即使菇龄较长也无法长大,鲜食时没有香菇的特殊香味。 防治办法:没有转色的菌袋,一定要调控条件进行转色;如果基料营养不足,则可在浸泡菌袋时予以适当补充,也可采取“叶面施肥”的办法,比如喷洒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即可有效加厚菌盖厚度;夏季气温较高
称代料栽培,是继椴木或原木栽培之后的又一种栽培方法,其栽培形式多样,主要是根据培养条件、培养材料、培养容器的不同而设计,近几年发展很快,已占栽培面积的 95%以上。 以栽培方式不同可分为压块和袋式栽培,以栽培场所不同,可分为菇房栽培、地下工程栽培、大棚栽培、阳畦栽培、林地栽培等。 1、选料及加工(1)木屑类以硬质阔叶木为主,可利用木材厂产生的锯末,也可利用树木枝条经过粉碎而成。
1、用该模式栽培的香菇具有菇形好、产量高、易出菇、省时省力等优点。 它也是目前香菇栽培中较为先进的方法,特别是香菇反季节覆土袋料栽培,生产出优质夏秋香菇,市场售价高,经济效益好。 该技术在我省粤北地区试验推广,效果较好。 香菇反季节覆土袋栽技术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选择具有耐高温、菇大圆正、菇肉厚实、菇柄粗壮、产量较高、适宜保鲜或干制出口的香菇品种如广香 1 号。 备料配方为:干杂木屑 麦麸
1、香菇的速生高产生产中,其配套管理技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香菇的产量和质量。 一、发菌期的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搬至培养室,室温控制在 25左右,相对湿度在 75以下。 在发菌期间,由于菌丝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会使袋里温度比袋外高 24,发菌期间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特别是中后期室温不宜超过 25。 1520 天当菌丝长至菌圈直径 810 厘米时,可将胶布由下向上揭开一角,使开口处朝下,以加快菌丝生长
1、适宜香菇生长的树木砍伐后,将枝、杆切成段,再进行人工接种,然后在适宜香菇生长的场地,集中进行人工科学管理,这种方法就叫做香菇的段木栽培。 一、菇木的准备1、菇木的选择适于香菇生长发育的树种很多,有栗树、柞树、槲树、桦树、胡桃楸、千金榆、生赤杨等。 作为香菇生产所需要的树木,树龄以 15生的树木最适宜。 菇木的直径以5米的原木较为理想。 2、砍树选好的树木要及时砍伐,伐树期选在深秋和冬季较好。
1、菌丝开始萌发定植,此时袋温比室温低 1室温可控制在28,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 70以下。 发菌 7,菌丝萌发生长 45 厘米,要检查发菌是否正常。 如发现杂菌,要及时搬出培养室进行处理,室温保持在2427。 注意通风。 发菌 1625 天,菌丝相连,把菌条抽掉,让氧气直接进入菌袋深处。 通氧后,菌温在 12 小时内迅速升高,管理要点是,打开门窗疏散菌袋,防止高温烧坏菌丝。 发菌 2645 天
1、季管理,就是出菇期的管理,此期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 出菇期是个菌丝发育向子实体发育的转折期。 管理工作由发菌室转向出菇期,必须达到菌丝生理成熟。 成熟的标准:一是手托菌袋有轻颤感;二是疣状物产生量占袋表面积的 3/4,而且变软富有弹性;三是色素分泌占袋面 2/3,四是培养时间须 60,有效积温在 1200。 在出棚之前,应先建好出菇棚,可采到两棚制,一个培育小菇,另一个培育花菇。
燥贮存。 香菇吸水性强,不易贮存,当含水量高时容易氧化变质,发生霉变。 因此,香菇必须干燥后才能进行贮存。 贮存容器内必须放入适量的块状石灰或干木炭等吸食湿剂,以防反潮。 2、低温贮存。 香菇必须在低温通风处贮存,有条件的可把装香菇的容器密封后置于冰箱或冷库中贮存。 3、避光贮存。 光线中的红外线会使香菇升温,紫外线会引发光化作用,从而加速香菇变质。 因此,必须避免在强光下贮存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