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责。 ( 3)责任:对社会负责 履行方法: P71- 72 四、当堂练习: 1.老师 指导学生学习,医生给病人看病,司机开车,这说明 ( ) ①在社会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 ②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干自己的事情 ③社会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有所不同 ④多重角色,多重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 2.一个积极承担责任的人,主要表现在 ( ) ①责任感强 ②积极性高
的 中 学 生 , 我 们 珍 惜 受 教 育 的 权 利 就 必 须 ( ) ①在将来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 ②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③维护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④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九年级学生小王说:“接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不上。 ”这种说法 ( ) A、强调了自己享有教育的权利 B、符合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C
②经济③物质④精神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我国面对在科技和教育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制 定了 “科教兴国 ”的战略。 为了更好、更快的落实此战略,我们 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提出 问题 : 1。 2. 3. 五、问题讨论,合作交流 ( 12 ) 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为什么要制定“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面对“科教兴国”的重托我们青少年 该怎么做。 什么是创新。
状的 液体 ,具有很强的 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还能使纸张、蔗糖、木材、皮肤等物质 而炭化。 、 和。 在表面皿上放一些固体 氢氧化钠 ,露置在空气中,可以观察到 其 表面先变潮湿,过一段时间,表面又出现白色粉末。 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化学式 ).将生锈的铁钉投入过量的稀盐酸中,首先看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过一会儿又看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 ,得 x=2[ 检验 :把 x=2代入原方程的左边 ,得 左边 = 01221 由于 0 不能作除数 ,因此 01 不存在 ,说明 x=2 不是分式方程的根 ,从而原分式方程没有根 . 注意:由 于 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要去 掉 分母就必须同乘一个整式,但整式可能为零 ,不能满足方程变换同解的原则, 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分式方程的解(或根),这种根通常称为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 1在现实生活中,你对我国教育的进步有哪些实际的感受。 【答:免除学杂费、课本费;享有国家对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免除学杂费、课本费;享有国家对寄宿生 生活补助费体现了课文什么观点。 【答: ① 有利于推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 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 ③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3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科学的概念。 样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其特点是:从物质变化前、变化后比较 ——有新物质生成。 演示实验 做课本第 8页 “请你尝试 ”的实验 2(教师演示):压碎、分解碱式碳酸铜。 ( 1)将碱式碳酸铜放在滤纸上,轻轻压碎。 现象:仍然是绿色固体。 问:这是什么变化。 ( 2)加热分解,介绍仪器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观察物质变化前后的现象
3种 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科学的概念 其特点是:从物质变化前、变化后比较 ——有新物质生成。 演示实验 做课本第 8页 “请你尝试 ”的实验 2(教师演示):压碎、分解碱式碳酸铜。 ( 1)将碱式碳酸铜放在滤纸上,轻轻压碎。 现象:仍然是绿色固体。 问:这是什么变化。 ( 2)加热分解,介绍仪器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观察物质变化前后的现象:用一个烧杯接住生成的水
化合物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 一排顺序二标价, 十字交叉要约简, 得出个数再检查。 做练习:课本 P45“请你尝试” 2 看课本 P45“简单化合物放矢,联系 上节课关联的知识。 学习用化合价判断化学式是否正确的方法。 学生自己先尝试学习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寻找解题方法,教师再引导归纳解题规律,变学生被动 学习为主动学习。 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你尝试” 2。 引导学生看课本
字,明了教师意图。 1.学生讨论后得出: Fe2O3 与 Fe在组成上 相比多一种氧元素,只要把氧元素去掉就可以了。 2.学生讨论,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说出检验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 培养探究能力要结合实际,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多搞局部探究 1.让学生参与讨论 反应物。 用时 1分钟。 为还原剂来冶炼铁的,装置为高炉( P34 图 87)。 反应物是Fe2O3+CO,反应条件是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