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2、。 第一次在田间解冻后即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 10公斤,要求开沟施入,以提高肥效;缺墒麦田对水施用;磷有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的作用,缺磷的地块可以把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 第二次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拔节水施拔节肥,每亩用 10 公斤尿素。 一般受冻麦田,仅叶片冻枯,没有死蘖现象,早春应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浇水,提高分蘖成穗率。 三、应注意清沟排渍。 对受冻的小麦
2、墒,促进生长;若墒情较差,要及早浇水,浇后适时浅划锄。 其次要浇好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麦苗稳健生长。 一般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左右时浇越冬水为好,夜冻昼消时结束。 浇后注意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 第三,要及时搞好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目前是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 3 叶苗龄后大部分杂草刚出土,草小抗药性差,是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能控制麦田草害
2、立适宜的群体结构,促个体发育,再结合浇水,补充适量氮、磷速效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 三、肥水过量形成的旺苗。 高肥水地块,肥水充足,加之温度适宜,麦苗分蘖多,个体发育快,叶片宽大,田间郁蔽,下部叶片发黄。 田间管理:深中耕断根。 当麦苗主茎长叶片时,在小麦行间深锄厘米厘米,切断部分根系,控制养分吸收,减少分蘖,控制地上部分生长,培育壮苗。 四、播种过早形成的弱苗。 小麦由于播种早
2、,促进生长;若墒情较差,要及早浇水,浇后适时浅划锄。 其次要浇好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麦苗稳健生长。 一般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左右时浇越冬水为好,夜冻昼消时结束。 浇后注意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 第三,要及时搞好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目前是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 3 叶苗龄后大部分杂草刚出土,草小抗药性差,是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能控制麦田草害
2、重冻害。 (4)施肥过量。 小麦苗期,在肥水条件好的田块过量施用尿素或碳酸氢铵,结果造成麦苗冬季疯长。 控制小麦冬季旺长的措施:(1)早中耕,切断部分根系。 麦苗长势旺盛,主茎有 78 张叶片时及时深中耕。 在小麦行间深锄 68 厘米,以切断部分根系,减少养分吸收,控制地上部旺长,培育壮苗。 (2)喷施多效唑,防止植株徒长。 对旺长麦苗喷施多效唑调控,可以使叶片变宽、增厚,植株矮化
2、小麦冬灌的适宜时间,一般从日平均气温下降到?8时开始,到5左右时结束。 群众的经验是“夜冻昼消,冬灌正好”。 冬灌过早,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冬灌过晚,土壤冻结,水分不能及时下渗,地面积水结冰,麦苗在冰层下容易窒息死亡,或地面形成冰凌,抬起土块,拉断麦根,吊死麦苗。 冬灌的顺序,一般是先灌渗水性差的黏土地、低洼地,后灌渗水性强的沙土地;先灌底墒不足或表墒较差的二、三类麦田
2、因冬前生长时间短,叶根少、苗弱小、分蘖少,为促进麦苗生长发育,只要底墒尚好,也可不浇,但要及时锄地保墒,使其促根壮苗增蘖。 四是适量:浇水量不宜过大。 3、麦田覆盖:对播种过浅的麦田可用土和草粪覆盖麦苗,能加厚麦苗分蘖节的土层,起到稳定地温、缩小温差、防寒保墒的作用。 同时,盖粪肥还可以借有机肥颜色深的特点,增加麦田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并能为小麦返青提供有效养分。
2、间持水量的 70%时,可适当推迟冬灌或不冬灌,但要加强松土、保墒工作,提高地温,促使小麦根系下扎,以培育壮苗。 冬灌时的苗情也是考虑是否进行冬灌的重要条件。 旺苗一般不缺水肥,不必冬灌。 弱苗尤其是晚播麦、单根独苗也不宜冬灌,以防止冻伤麦苗,甚至死苗。 对这类弱苗,可改冬灌为浇分蘖水,以水调肥,以肥攻苗,使麦苗由弱转壮。 下湿地麦田,土壤透气性差,冬灌后麦苗易发红或发黄,甚至窒息而死。
2、灌的适宜时间,一般从日平均气温下降到 7时开始,到5 度左右时结束;群众的经验是:“夜冻昼消,冬灌正好”。 冬灌过早,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冬灌过晚,土壤冻结,水分不能及时下渗,地面积水结冰,麦苗在冰层下容易窒息死亡,或形成冰凌,抬起土块,拉断麦根,吊死麦苗。 冬灌的顺序,一般是先灌渗水性差的粘土地、低洼地,后灌渗水性强的沙土地;先灌底墒不足或表墒较差的二、三类麦田
2、方米(1 亩)年收入 3000 元,而且投入少,是一条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保一播全苗。 秋种前施足基肥,造好底墒,深耕细耙,使土壤上松下实无明暗坷垃,然后整成 220 厘米宽的畦,包括畦埂 50 厘米左右。 畦内种 8 行小麦(在畦中间预留 30 厘米的套种行),翌年春季清明至谷雨在预留的套种行和畦埂两侧种栝楼。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短脖栝楼良种和适量的雄株(按 10%的比例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