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试验测定,施用锰肥不仅可以使小麦增产一成左右,而且还能提高麦粒蛋白质的含量,改善小麦的品质,特别是对石灰性土壤、盐碱地、砂土地和有机质含量低的田块,使用锰肥有更明显的成效。 锰肥常用的是硫酸锰,一般锰的含量为 26%施用方法有以下几种:种子处理:种子处理通常采用浸种或拌种。 浸种可用 酸溶液,每 1 公斤麦种用 1 公斤肥液浸 12时。 用于拌种每公斤麦种可用 4硫酸锰,先用少量水溶解
号 焦麦 2 号是焦作市农科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已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 2004016 号。 焦麦 2 号属弱春性早熟小麦品种,丰产、稳产性均较好。 该品种全生育期为209 天左右,株型紧凑,株高 7476 厘米,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旱、抗倒、抗病性均较强,抽穗成熟早,灌浆速度快,熟相好。 0012002 年参加河南省小麦品种南阳盆地组区试,亩产达
学研究表明,在正常的水肥条件下,小麦增产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选择优良的小麦品种;二是加大小麦播种密度,增大小麦群体。 当小麦亩产达到 400 公斤时,就必须要考虑倒伏的问题。 俗话说“谷倒一把糠,麦倒一把草”,倒伏不但会导致小麦减产,而且会降低小麦品质。 由中国农业大学化学作物控制实验室和福建浩伦农业科技集团共同研发的小麦专用高效调节剂麦巨金,具有科技含量高、效果显著、使用安全等优点
4 号(小麦) “辽春 14 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适于旱作栽培的春性小麦新品种,已于 2001 年 12 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特征特性幼苗直立,叶片绿色,叶耳淡紫色。 根系发达,叶片绿色,剑叶直立,株型紧凑,株高 90 厘米左右。 穗纺锤形,长 8 厘米米,有 16 个小穗,长芒、白壳、红粒。 子粒卵圆形,饱满,千粒重 37 克。
1、2 号(小麦) 辽春 12 号是由辽宁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用辽春 6 号做母本,以铁春 1 号为父本,采取品种间杂交育种方法,经过 8 个世代的精心选择而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春性小麦新品种。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叶片宽大,剑叶直立,株高 8085长810呈长方形,每穗平均结实 30 粒,最多结实 60 粒左右。 长芒,白壳,红粒,籽粒饱满,呈卵圆形,硬质,千粒重 35g。
历“立冬”已到,意味着冬季已经开始。 从多年的平均状况来看,11 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剧烈的降温,特别是冷暖异常的天气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为切实做好今年小麦越冬期管理工作,省农业厅昨日向各地下发了冬前麦田管理技术意见。 意见从六个方面对今年冬前麦田管理提出了参考意见:一是在小麦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种,搞好查苗补种、疏密补稀。 二是冬前应对麦田普遍进行一次中耕,以破除板结,增温保墒
麦) (1)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品种,用种量少,分蘖强,产量高,抗倒伏,高抗纹枯病、叶锈病,抗干热风,株高 7595 厘米,茎杆粗壮,穗型紧凑、整齐、短芒,穗长 810 厘米左右,排粒紧,上大下小,单穗粒数多。 (2)习性:“株百克”名源于一粒麦种能发棵一穴,一般分蘖 3060 棵,高达 60120 棵,每穴产量能达 100 克以上,所以命名为“株百克”。 一般亩产600 公斤左右,高产可达
2、,要及时整地,耙匀耙透,消灭明暗坷垃,切实做到地势平整,上虚下实,达到深、透、细、平的标准。 二、科学施肥,以肥补水中低产田土壤贫瘠、土壤供给养分能力差。 因此,增施有机肥,协调氮、磷、钾投入比例,以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养分、水分供给能力,是中低产田小麦增产的重要措施。 在肥料投入上,中低产田要稳氮、增磷、补钾,一般每亩施有机肥 3000 公斤以上、氮肥 1520 公斤、磷肥 25 公斤
6(小麦) 特征特性:弱春性,成熟期比对照豫麦 18 号早熟 1 天。 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叶色浅绿,叶片窄长。 株高 80 厘米,株型较紧凑,穗色黄绿,穗层整齐,长相清秀,旗叶上冲。 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 平均亩穗数38 万穗,穗粒数 27 粒,千粒重 44 克。 抗倒性中等,抗寒性一般,后期不耐高温,熟相一般。 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高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
浅一致、行距稳定、覆土良好、节省种子、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应掌握以下几点使用方法:1、保持机架水平状态。 播种机与拖拉机挂接后,不得倾斜,机架前后保持水平。 2、先试播后再正式播种。 正式播种前,先在地头试播 10,观察播种机工作情况,达到农艺要求后再正式播种。 3、注意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 播种时经常观察排种器、开沟器、覆盖器以及传动机构工作情况,如发生堵塞、粘土、缠草、种子覆盖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