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2、麦气候学上一个重要的指标。 各地在确定品种利用,安排不同品种的适宜播种期以及选育小麦新品种时,都应力求使小麦的拔节期不早于安全拔节期。 安全拔节期的确定,以各地出现终霜期最低气温2,并以拔节(生物学上的拔节期)10 天后有 90左右不再受春霜冻害的保证率为重要依据,各地可以根据终霜出现在各旬的实际年数,制成表格作为参考。 陕西及黄淮麦区,1998 年曾出现暖冬,干旱少雪雨
2、剂 1012 毫升,加 202 甲 4氯水剂 125150 毫升,兑水 30公斤喷施。 喷药时间在小麦 3叶期到拔节前。 该合剂只宜在后茬为水稻的作物施用。 三、75巨星干燥悬浮剂。 可防多种阔叶杂草。 每亩用 12 克,兑水 30公斤喷施。 喷药时间以小麦 35 叶期为宜。 四、20使它隆乳油。 可防多种阔叶杂草,特别是对难防的小旋花等杂草收效明显。 每亩用药 60100 毫升,兑水
2、差整地不好,明暗坷垃很多,机手操作不规范,造成播种质量下降,缺苗断垄和空根等现象严重,不能很好地保证基本苗数,越冬还容易受冻害。 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机手在播种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匀速,做到不缺垄,不断行,保证小麦的基本苗数。 施肥不合理有些田块还采取一抛轰的施肥方式,不能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进行合理的施肥,造成肥料损失多,利用率低。 正确的施肥方法是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
2、数 35 次,亩累计用量10002000 克,是传统用量的 10 倍,可使小麦增产达 20%以上。 经过近 10 年应用研究,小麦超常量施用磷酸二氢钾技术获得较大成效。 2008年,全国农技中心召开专门会议,安排在全国小麦主产区开展小麦超量施用磷酸二氢钾技术重点示范推广。 其具体应用技术是: 亩用磷酸二氢钾 100200 克。 每 5 公斤种子对 500600 克水,水温 2025。
2、柳磷,按 100克或 20甲基异柳磷 150克与 3公斤水均匀混合,喷洒于 50公斤麦种上,晾干后播种,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沼液拌种提高小麦抗性将种子装入透水性好、结实、耐用、干净的塑料编制袋中,因种子吸水后膨胀,所以不要装得太满,一般每袋装 1520 公斤。 将装有种子的袋子用绳子吊入正常产气的沼气池出料间中部的沼液中,在出料口上放一根木棍
2、充足,对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有显著作用。 晚播麦田年前进入越冬期间,麦苗单株只有 3 片叶,没有分蘖,亩基本苗 30 万左右,这类麦田在开春回暖后即应早追肥,促麦苗早生长早分蘖,促大分蘖成穗,争取亩穗数达预定指标。 当麦田茎蘖数达 60 万左右时,于拔节前 5镇压一次,促不能成穗的分蘖早退化,并使茎的底节蹲实,增强后期抗倒伏能力。 2、除草。 拔节前中耕除草,杂草多的田块可用除草剂除草。
1、3 高产技术 我国缺乏强面筋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为满足国内需求,每年进口优质小麦1000 万吨。 安徽农业大学小麦育种课题组,育成丰产、优质、多抗的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皖麦 33,1997 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大面积种植。 1、品种性状皖麦 33 属春性品种,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长势较低旺,群自我调节能力中等,长势较旺,群体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中熟,生育期
号(小麦) (原代号 8713997 年四川审定。 累计推广 925 万亩。 (1)品种来源:系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于 1983 年选用优良的高代品系09187 8102行杂交,经四年培育选择于 1987 年育成。 (2)品种特性:该品种属中熟种,全生育期 198 天左右,分蘖力强。 茎秆粗壮,株高 90 厘米,株型紧凑,长芒、白壳,千粒 45 克左右。 品质及抗病性较好,经病圃鉴定
9 号(小麦) (1)品种来源:该品种绵阳市农科所 1985 年用绵阳 11 作母本,与江油市农科所自育品系 95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按系谱法选育而成。 (2)特征特性:该品种在川西平原全生育期 2,春性,幼苗半直立、分藻力中等偏弱,叶色较深绿,叶片中等偏直,株高 85秆健弹性好,抗倒、耐肥、不耐瘠,耐旱性中等偏弱,穗长卵园形,穗长 11粒数40,长芒、白壳、白粒、干粒重 42,容重 94 克升
2、,要及时整地,耙匀耙透,消灭明暗坷垃,切实做到地势平整,上虚下实,达到深、透、细、平的标准。 二、科学施肥,以肥补水中低产田土壤贫瘠、土壤供给养分能力差。 因此,增施有机肥,协调氮、磷、钾投入比例,以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养分、水分供给能力,是中低产田小麦增产的重要措施。 在肥料投入上,中低产田要稳氮、增磷、补钾,一般每亩施有机肥 3000 公斤以上、氮肥 1520 公斤、磷肥 25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