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2、号,西农 8 号等;玉米选用鲁单 984、鲁单981、登海 1 号等生育期短的品种,白菜选用津绿 75、秋绿 75、丰抗 70 等品种。 栽培技术秋季结合整地,1/15 公顷施优质有机肥 3000 千克、尿素 15 千克,磷酸二铵 15 千克,硫酸钾 10 千克,硫酸锌 克,然后以 180 厘米为 1 个种植带筑畦,畦面宽 140 厘米、畦梗宽 40 厘米。 在畦面上播种 6 行小麦
2、5 公斤,五氧化二磷 6 公斤8 公斤。 二、土壤消毒,药剂拌种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及早动手把病虫害发生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结合耕翻土地用 3911、甲基异柳磷等农药进行土壤消毒,以防虫灭病。 要求小麦种子用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黑穗病、全蚀病及根病等的危害。 小麦病毒病易发地区要求麦种全部用 3911 拌种,切断秋苗侵染传毒媒介。 三、选用良种
2、棚。 春节前,蒜苗收获上市。 翌年春季,窄畦内 667 平方米施入复合肥 40 千克,或饼肥 50 千克,深耕 2025 厘米。 平整后起垄,垄宽 65 厘米、垄高 15 厘米。 3 月中旬,用阳畦育西瓜苗,4 月上旬移栽于窄畦内垄上,每垄移栽 2 行,三角定苗。 宽行 行距 75 厘米、株距 50 厘米左右,每 667 平方米 800 株左右,移栽后立即用地膜覆盖。 西瓜团棵期整枝,留 1
200 120 合计 4400 由表可知,确定共用 7 台 MDDK100 2和 12 台 MDDK125 2 型磨粉机,磨辊的总接触长度 4400cm,该粉路日加工小麦 400 吨,按出 粉率为 77%计算,日产面粉 308吨,磨粉机总平均流量 .( ) 1 ,厘米磨辊时产粉量为 武汉工业学院工学学士论文 8 表 4 各道磨粉机磨辊技术特性表 系统 齿角 /o 齿数 /1 牙 .cm1
工作安排 地点 第 5周 查阅文献 图书馆 第 6周 开题报告 图书馆 第 713周 设计计算 图书馆 第 1415周 收集资料、撰写论文 教研室 第 16周 答辩 教研室 七.参考文献 刘四麟主编《粮食工程设计手册》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任光利主编《小麦制粉手 册》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朱永义主编《谷物加工工艺与设备》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20
gument: K2 @amp。 B6 [6 x t% p* \ E) z。 Y *that preventive and protective gear are not the same + n. H1 V o. g2 T1 m. g *that skaters who wear gear may be less prone to accidents because they are, by
13 二 、 源库理论及其应用 Mason和 Maskell (1928) (一 )源 、 库 、 流的概念 (source) 源 (供给源 ), 即光合产物的供给源或代谢源 , 是指产品器官中所积累的光合产物和能量的来源。 凡制造和提供营养物质的器官或组织都是 “ 源 ”。 14 (sink) 库 (贮存库 ), 即光合产物的贮藏库或代谢库 , 是指接纳和贮存光合产物和能量的器官 ,
内有 5 天以上 是 阴雨天气,或有大雾、重露时,应喷药 预防赤霉病。 在初花期( 开花株率 10%)和 盛花期 喷药。 每 亩 用 70%甲基硫菌灵 100g,或 80%多菌灵超微粉 50g,对水 30kg 喷雾。 在防治赤霉病时,若蚜虫达到了防治标准(田间蚜 穗率 20~ 30%), 可 加入 20g 10%吡虫啉 , 混合喷药。 “一喷三防” 稻茬小麦进入灌浆期后,随着气温的上升
菌越冬存活率高低主要因素是冬季气温和湿度 , 如冬季温暖 , 雨雪较多或土壤湿度大 , 则有利于病菌的越冬。 传播和侵入 : 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助于气流传播。 如东北春麦区的病菌主要来自胶东半岛冬麦区 , 当地小麦白粉菌的分生孢子随偏南气流传播到东北麦区 , 随降雨沉落到小麦叶片上 ,并侵染小麦而引起发病。 病菌的孢子随气流传到感病品种的植株上后 ,
异 3 环境因素 — 水、氧气(田间持水量以 7080%为宜) 温( 1℃ 下限;最适 1520℃ ;上限 3035 ℃ 作物栽培学各论 — 小麦栽培 (二 ) 根系的生长 小麦的根系是须根系,由 初生根 (又叫胚根、种子根)和 次生根 (又叫节根、不定根)组成。 在种子发芽时先长出一条主胚根,随后在胚轴基部两侧长出 l- 2对初生不定根。 初生根的数目,一般多为 3- 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