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2、长芒,颖壳包裹较紧。 全生育期 235 天左右,在本地多采取稻田套播栽培方式种植,一般 10 月 1015 日播种,6 月上旬成熟。 高抗穗发芽,经江苏省农科院对室内离体鉴定,保湿 96 小时种子休眠率达 95。 中抗赤病病、纹枯病、条锈病,高抗梭条花叶病。 抗倒伏。 经南京经济学院粮油食品品质检测中心测定:建麦 1 号小麦所制面粉符合 0140粉率 7274,湿面筋 降落值 259s
2、早”字,早准备,早预防,早行动;以“三防”为重点,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以养根护叶、防止早衰、提高粒重为目标,突出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突出重点,科学预防病虫害根据今年我省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和特点,要重点抓好小麦条锈病、血浆虫和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防治小麦条锈病要按照“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时控制零星病叶和发病中心。 在条锈病
1、4(小麦) 育单位: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审定情况:1998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 98009。 品种来源:豫麦 13 号/鲁麦 14 号。 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茁壮,叶窄,色深绿,越冬抗寒性好。 株型略松散,株高 86 厘米左右,茎秆弹性一般。 分蘖力中上等,成穗率 48以上,亩穗数388 万穗,穗层整齐。 长芒,白壳,穗纺锤形至长方形
、播前准备:水稻留茬越低越好,最高不超过 3 厘米。 垫平田中低洼的地方,使田面平整。 播前 2 天对全田喷施绿麦隆、异丙隆等除草剂,防除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 播前将氮素化肥和磷钾肥均匀撒施于土表,施肥后随即机条播,使肥料混入土中,减少肥料挥发。 2、适期播种:与常规耕翻播种相比,采用免少耕机条播技术播种的小麦出苗期提早 1,可以适当推迟 2 天播种。 一般淮北地区的最佳播种期为 10 月上中旬
1、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优质小麦生产发展迅速,但是病虫害始终是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春季优质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高优质小麦的商品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现将春季优质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如下:一、返青拔节期。 返青拔节期的防治重点是小麦纹枯病、吸浆虫、红蜘蛛。 纹枯病是优质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防治上宜早不宜迟,一般在 3
1、好起身拔节肥水在小麦起身拔节期追施氮肥,既能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又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因地制宜地用好起身拔节肥水。 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育时期的供氮水平,在每亩施 16 公斤纯氮范围内,随氮量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 在施肥上采取“前促、中控、后改”的施肥方法,即基肥 50,拔节孕穗肥 50,攻粒肥重防早衰。 在土壤墒情适宜情况下
1、枯病、根腐病等根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的又一次浸染扩展高峰期,也是危害盛期。 此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杂草的为害盛期,是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个关键环节。 加强健身栽培,预防病虫草害要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行适期划锄、追肥和浇水等丰产健身栽培技术,提高小麦对多种病害的抗御能力。 适期划锄可铲除杂草,同时要抓住 2 月下旬至 3 月中旬小麦返青后防治适期
1、03(小麦) 该品种是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西北植物研究所利用偃麦草通过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面包型小麦新品种。 特征特性=高优 503株高 8085 厘米,在陕西省比陕 229早熟 34 天。 幼苗半匍匐,半冬性,苗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片上挺,穗茎长,茎秆弹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穗粒数 粒重 38克,容重 810克/升
前,甘肃省小麦育种专家周祥椿在天水小麦育种基地主持选育的 4 个冬小麦抗条锈新品系在兰州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 冬小麦抗条锈新品系95328、9731、962211 三个品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96473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通过鉴定的 4 个冬小麦抗条锈新品系,是甘肃省小麦育种专家周祥椿与天水农校合作,在天水农校小麦抗条锈育种基地,利用国际上的有效抗条锈基因,经过 10
2、秋翻亩施有机肥 25003000 公斤,碳酸氢铵 50 公斤,种肥磷二铵1520分层播种机随机播入。 2、子处理每公斤种子用 75%的卫福可温性粉剂(含福美双 拌种或选用 20%的粉锈宁 32水 50 公斤。 种选择一般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小麦品种。 目前主要用宁春 4 号和巴彦淖尔市农研所选育的高产品种巴丰 1 号、巴优 1 号、蒙麦 26 号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