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
胡佛解决危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凯恩斯主义 ① 内容 (划书 p120) —— 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② 评价 (划书 P120) A 改变传统经济学的观念; B 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C 不能消除经济危机 课标要求 了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的特点
★ 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监管; 不到一周,全国银行总数的 3/ 4,共 13500多家银行复业,纽约股票价格猛涨 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 病症 1: 金融危机 (银行倒闭) 病症 2: 工业危机 (企业破产) 主要问题 过剩与秩序 罗斯福的药方 公平竞争法规与蓝鹰标志 工人谈判权、工资与工时 《 全国工业复兴法 》 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工人的保障问题。 疗 效 减少盲目竞争
1、第 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1、识记 ( 1)经济危机的出现( 2)经济危机的扩展( 3)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4)凯恩斯主义的主张 2、理解与运用 (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 2)分析经济危机的各方面的影响 ( 3)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教学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凯恩斯主义的主张 教学难点: 1929斯福新政的实质、凯恩斯主义的主张 导入: 19291933年
罗斯福新政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 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由此用一句话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三、柳暗花明 —— 新政的影响 生产恢复柱状图 1933 1933 失业率统计柱状图 “ 二战后 , 英国 、 法国 、 联邦德国和日本 …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 ,但政府干预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 ”。 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
广泛的社会改革 ,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 ,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它缓和了社会矛盾 , 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 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它的实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但是 , 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 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 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 20世纪
资料来源:招商研究 东软股份 强烈推荐 A 重点公司 软件及系统集成国内市场规模第一,国际知名度较高。 国内规模最大的软件及系统集成企业 , 在联通 、 社保 、 烟草 、 电子政务等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 独特外资股东背景,为外包业务扩展提供先天优势 阿尔派( Alpine)、东芝、飞利浦 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成为长期发展的可靠保证 东软在嵌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