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
和的平方根值,与各分量的初相角无关。 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常以该次谐波的均方根值与基波均方根值的百分比表示,称为该次谐波的含有率 nHR , n次谐波电压的含有率以 nHRU (Harmonic Ratio nU )表示: (1)第 n次谐波电压含有率 nHRU : %1001 UUHRU nn (27) 式 (27)中: nU 为第 n次谐波电压有效值; 1U 为基波电压 有效值。
法在 t 时刻预测出 t+2 时刻的谐波电流与其理想值的偏差值,通过选择 t+1 时刻的控制策略,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使得在 t+2 时刻该偏差值为最小,从而实现了 2 步预测的无差拍控制。 将中心点的空间距离作为一个拟合参数引入预测过程,提高了预测精度和消噪能力,它具有原理简单和实时性好等特点。 这些成果的取得无疑促进了有源电力滤波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进入 80 年代以后
在3~5%之内。 当电力系统中存在具有非线性的用电设备时,即使给这些设备供给理想的正弦波电压,它取用的电流也是非正弦的,即有谐波电流存在.为了提高电能质量,对谐波进行综合治理,防止谐波危害,就是要把谐波含有率和谐波的总畸变率限制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 谐波造成电网的污染,正弦电压波形的畸变,使得电力系统的供用电设备出现了许多异常的现象和故障,谐波的污染日趋严重。 产生谐波的原因有很多
代和 30 年代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时在德国,由于使用静止汞弧变流器而造成了电压、电流波形的畸变。 1945年 发 表的有关 变流器谐波的论文是早期关于谐波研究的经典论文 [1]。 7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 发展,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工业、 交通 及家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谐波所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 谐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谐波的危害十分严重。 谐波使电能的生产
的三次谐波明显增加。 由于电网电压偏移在177。 7%以下。 所以发电、变电设备产生的谐波分量鄙比较小,比围家的考核标准低的多,因此发电、变电设备不是影响电网电压渡形方面质量的主要矛盾。 为此,影响电网电压波形质量的主要矛盾是非线性用电设备。 非线性用电没备是主要的谐波源,非线性用电设备主要有以下四大类:第一,电弧加热设备:如电弧炉、电焊机等;第二,交流整流的直流用电设备:如电力机车、电解
为团 m发射源。 这类干扰源无处不在,简直是数不胜数。 除人为的因素外,还有闪电、宇宙噪声、太阳辐射和太阳黑子等自然 干扰湖。 电磁干扰会严重影响电子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会使电子元器件发生永久性的损坏。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对其给予充分地抑制。 目前抑制 EMI 的技术措施有屏起、接地(浮地、本点地和接地网)与滤波。 其中,滤波技术是抑制传导干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
ia a G B a a hnb b B G b b 综合负荷总的谐波电流变为: 0 1 12012(), 2 , 3 , .. .,()nh h hk r k r hk i k ikkhhhr hhi hrh Lh N h Lh N h nhhr hhi hih h hk r k r hk i k
波研究方向逐步转向有源滤波器。 ( 2) 有源滤波器 早在 70 年代初期,日本学者就提出了有源滤波器 APF( Active Power Filter)的概念,即利用可控的功率半导体器件 向电网注入与原有谐波电流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电流,使电源的总谐波电流为零,达到实时补偿谐波电流的目的。 与无源滤波器相比,APF 具有高度可控性和快速响应性,能补偿各次谐波,可抑制闪变、补偿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