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剂
第章泻下剂
内 结 阳 气 不 足 附 子 — 温里祛寒 辛宣温通 阳气被郁 — 发 热 体失温煦 — 畏寒肢冷 阳虚寒凝 舌苔白腻 脉 弦 紧 大 黄 — 泻下积滞 臣 细 辛 散寒止痛 方剂学 【 配伍特点 】 通过辛热之附子、细辛与苦寒之大黄配伍,使大黄寒性受制约而泻下之功保存,相制为用,去性存用,使本方能温下寒积,温阳通便。 【 辨证要点 】 本方为温下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冷积便秘实证的常用方。
第五章泻下剂
原方五味 ,(口父)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 半,分三服,临熟下大黄。 温 脾 汤 《备急千金要方》 大黄 四两 人参 甘草 干姜 各二两 附子 大者一枚 【 组成 】 【 用法 】 脾阳不足 传导失司 — 大便秘结 , 苔白脉沉弦; 寒邪积滞 气机壅滞 — 腹痛 , 脐下绞痛 , 绕脐不止; 阻结肠中 阳气不达 — 喜温(得温则减),手足不温。 【主治】 脾阳不足,寒积中阻之便秘证。 温脾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