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分钟 CABG:(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辅助治疗 **(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低危者 GPⅡ b/Ⅲ a拮抗剂 早期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时机存在争议。 给予最理想药物治疗后仍有明显进行性的或反复发生缺血才介入治疗 如无心肌梗死或缺血证据,允许出院 收住监护室进行危险分层,高危: 顽固性缺血性胸痛 反复或继续 ST 段抬高
PCI 在心源性休克时的处理 心源性休克 冠状动脉 12 只血管病变 冠状动脉中度 3 只血管病变 冠状动脉重度 3 只血管病变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PCI 梗死相关动脉 PCI 梗死相关动脉 紧急 CABG术 择期多血管 PCI术 择期 CABG术 不能实施手术 休克早期,根据院内临床表现诊断 休克晚期,根据心动超声排除机械性功能障碍 心导管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如果以下
t receive reperfusion therapy • In unstable patients who did not receive reperfusion therapy immediately I C • In stable patients who did not receive reperfusion therapy before discharge IIb C
加强院前急诊急救队伍建设,建立医师培训机制,提高院前救治和诊断的能力 把握黄金时间 —— 优化救治 互动性、网络化转运体系 ——架起患者生命之桥 社区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之间双向转诊:医生、患者 现代化通讯设备,合理配置资源 把握黄金时间 —— 优化救治 STEMI患者转运建议 STEMI患者 未开展急诊 PCI 治疗的医院 可行急诊 PCI治疗的 医院 急诊心脏救治团队:评估 直接转运
由于国内、外仍缺乏较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目前各个权威机构推荐或建议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清楚。 •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很好地协调各个心电图指南关于 AMI心电图诊断标准的差异是我国 AMI心电图诊断标准规范化面临的挑战 挑战 • 我国的 AMI心电图诊断的规范化应与国际 标准接轨,反映现代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 的新理念,同时应尽可能简洁实用,具有 临床可操作性
t . NS48ml+思他宁 6mg 持续 24小时泵入。 5%GS500ml+加贝酯 ivgtt。 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抗感染等治疗 20200511(第六天) 患者呼吸困难较前明显缓解,仍有上腹部疼痛较剧烈难忍,有明显的恶 心呕吐。 心电 监护: BP: 136/92mmHg, P: 95次 /分 , R: 25次 /分, 指脉 SaO2 : 99%, 神清语明,查体合作
坏死心电图改变 】 (新出现异常 Q波标准) ST段再次抬高(相邻两个导联) ≥ 新出现病理 Q波 特别是伴缺血症状 ≥20min 应想到再梗诊断 【 再梗死心电图改变 】 (注: ST段再抬高亦可见于心脏破裂) • PCI :(术中、术后) 同自发 AMI(标志物> 3倍) ( 5倍 ) • CABG: 新出现病理 Q波或 LBBB (标志物> 5倍) ( 10倍 ) 【
disease, revascularization of the noninfarct artery may be necessary to maximize myocardial perfusion I IIa IIb III B STEMI合并 MVD非 IRA 血运重建的阶段性 PCI策略 指南对急性期非 IRA处理原则已有界定 ( Ⅲ类适应证), 依据只是大多数专家的共识
流( 2处) 封堵器固定良好,无移位 术后 2周病情稳定出院,随访 7月,病人病情平稳。 病例 3 男 81 岁,因“间断胸闷 2 年,持续不缓解 5 h” 入院 血压 110/ 70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干鸣音,胸骨左缘可触及震颤, HR 105次 / min ,心音低,胸骨左缘可及 5/ 6 级杂音 心电图示 V1~4导联 ST段抬高 2~ 6 mm
扩张药及合并出血有关。 故需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在溶栓的 30 min内,每 5~ 10 min测一次血压。 溶栓后 3 h内, 15 min测一次,之后 1 h测 1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可延长测量间隔时间。 患者溶栓后病情无缓解,持续胸痛、烦躁等,或缓解后又出现上述症状,提示梗死面积扩大或未通,应密切观察心电图及生命体征,尽快行再灌注治疗,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六、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