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
动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革命的新曙光 2 (一)历史条件: 思想基础: 俄国 十月革命 的成功和 五四运动 的实践,使 马克思主义思想 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 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中间,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各地 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后 民族工业 迅速发展(“短暂的春天”)→ 无产阶级 队
,能说明这一点的史实不包括( ) A.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开始在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 C.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D.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 ,正确的( ) ① 1921年成立 ② 1921年创建自己的军队 ③ 其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④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D D 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开始的标志:
泗桥、贺胜桥战役中胜利,赢得了铁军称号。 九、南昌起义 (建军节) : 192 1 :南昌(江西省) :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武装斗争的开始。 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1927 :井冈山(江西与湖南交界) :毛泽东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星火燎原
国民党员,又是共产党员。 乙某, 1924年 8月时说自己既是国民党员,又是共产党员。 他们谁在说真话。 谁在说假话。 三 .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运动 高潮:北伐战争 (1)目的: (2)对象: 打倒列强除军阀 吴佩孚、孙传芳、 张作霖三派军阀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航页 史论二、从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国民革命运动 [史料 ] 《 国民革命歌 》 ①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齐奋斗。 ②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 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③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史证 史料中①“打倒列强
代 表姓名 李 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包惠僧 周佛海 年龄 21岁 21岁 24岁 19岁 28岁 45岁 35岁 25岁 23岁 20岁 29岁 27岁 24岁 平均年龄: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中共诞生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 新 , 新 表现在哪里。 ⒈ 新 的领导阶级: ⒉ 新 的指导思想: ⒊ 新 的奋斗目标: ⒋ 新
一)条件 二) 诞生标志: 三)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内容 ) ( 192 23) 中共二大 ( 1922) 革命面貌 焕然一新 (最低纲领、最高纲领 ) 中共一大 ( 1921) 四)意义 : 四)意义 性质: 彻底地不妥协地 反帝反封 的革命运动 特点(各阶层作用) : 青年学生 — 先锋 工人阶级 — 主力军 商人 — 同盟军 意义: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标志中国 新
1、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1 .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 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 .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学习目标 1 . 说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2 . 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活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 重点 ) 3 .
会主义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 陈独秀和李大钊酝酿建党。 共产国际的帮助。 诞生: 一大召开: 1921年 7月 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 诞生: 大会内容: 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名称;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确定党的中心工作;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意义: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广州国民政府迁到( )。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阶级的利益。 1931年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中央政府成立,( )当选为主席,定都( )。 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 对峙: 政权、军队 湘赣边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相比 ,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 起义的主力不同 ,秋收起义的主力是工农 . 1927年,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 根据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