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
2、量稳定,一般亩产 5500 公斤。 栽培要点如下:一、播期。 冬暖式大棚栽培 9 月次年 2 月,普通大棚栽培 12 月次年 1 月下旬,地膜覆盖栽培 1 月下旬2 月。 亩用种 150 克,播前用 55温水消毒 15 分钟待水温降低后浸种 810 小时,再进行营养钵育苗。 二、培育壮苗。 冬季育苗用双层覆盖,如遇严寒采取保温和加温措施。 秋播的瓜苗 2 叶 1 心时,喷 150200
2、55d,丰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平均产量为 3045t本地原主栽品种同安 50 天增产 15以上。 经苗期人工接种鉴定,表现高抗黑腐病(病情指数444);高抗软腐病(病情指数 403);大田生产中自然发病率低(均小于 10),表现抗黑腐病、软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福建、广东、广西及长江流域等地种植。 播种时期 67 月,也适宜高山反季节栽培,其播种时期 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
2、至 3 月下旬采用小拱棚育苗。 秋冬茬在 7 月下旬至 8 月中下旬育苗。 定植。 选择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栽培。 幼苗有 6真叶时定植。 定植前施足底肥,起垄种植,每 150 厘米为 1 个种植带,畦宽 110 厘米。 在畦上种2 行,行距 50 厘米,株距 35 厘米。 田间管理。 定植后 7内,白天温度控制在 25夜间 13进入莲座期和结球期,白天温度控制在 18夜间 12缓苗后
2、味好,结果多,较耐湿,抗病性较强。 丰产性:经多年试验表明,紫云平均亩产量为 斤左右,比对照品种苏椒 5 号平均增产 增值 2000 元。 抗病性:紫云抗炭疽病,耐病毒病、疮痂病和疫病,对这 4 种病的抗性均强于苏椒 5 号。 早熟性:紫云早熟,与苏椒 5 号熟性相当,始花节位第 11 节,定植至始收商品紫椒约 30 天,至采收红椒约 63 天。 品种特征特性:紫云株高 74 厘米左右
2、,结球紧,心叶白色、味脆,抗病性及耐热性强。 从黄苗 96 中定向选择抗病性强、结球好、球扁圆的品种进行自交,经几代育成了自交不亲和系9681068。 其主要特征是外叶绿色,近扁圆,蜡粉多,单球重 3 公斤以上,中心柱不高于球高的 2/5,球紧,风味较佳,抗病性好,耐热性强。 2002 年开始试配组合,20032004 年进行春秋品种试种,确定了该组合可作为中熟秋甘蓝新品种。 2005
2、高 4060茎 34 花序封顶,分枝 34 个。 叶系覆盖稀,类似薯叶,叶小,叶色浓绿,裂刻浅,叶面皱褶明显。 总状花序,每花序 46 朵花。 果实方圆形,果色深红,果肉厚 084 心室,单株平均单果质量 60g,最大可达 80g。 番茄红素含量 O0128mg?g,可溶性固形物 4548,果实硬度好。 田间调查表明,对叶霉病、细菌性斑疹病、早疫病有较强的抗性,耐热。 单株平均坐果 3035
2、年在临汾、夏县、陕西岐山等地生产示范,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 一般亩产40005000004 年洪洞县淹底村王太平种植 ,平均亩产 5078我国目前唯一一个超万斤的尖椒品种。 栽培技术要点:育苗早栽:一般 2 月上旬温室育苗,或 2 月下旬阳畦育苗,4 月下旬或 5 月上旬定植。 双株稀植:采用宽窄行覆膜方式定植,宽行 60行 50距 40亩 2500 穴左右,每穴双株,每亩 5000 株左右
2、药就可防治。 在整个挂果期,果实不套袋也不感染病害,即使没有技术的初学者种植,照样能高产稳产,它是唯一全年不用喷药,也能达到较高产量的葡萄新品种。 花期即使遇到半个月的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照样能完成正常的授粉受精过程,坐果率几乎不受影响,而巨峰葡萄则会大量落花落果,产量严重下降,并对高温、阴湿、干旱、低光照天气表现出极高的抗逆性能力,有着欧美、欧亚杂交葡萄不可比拟的品质优势。
2、、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作栽培田,施足基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3000克、优质复合肥 25 千克、速效性氮肥 10克,然后耕翻耙平做畦。 初夏及早秋播种宜采用深沟高畦栽培,畦宽 2 米,沟宽 30 厘米、深 25 厘米,同理要挖好外三沟(围沟、腰沟、丰产沟),确保能排能灌。 春播做成 宽的平畦即可。 2、适期播种。 安菠大叶在华北地区春播时间为 2 月上旬至 5 月上旬
2、在美国非常畅销。 株无限生长型,生长旺盛,适于温室大架栽培,中早熟,抗逆性好,抗病性强,抗病毒病,耐青枯病,耐早、晚疫病;单产 7000 公斤左右,大架栽培高产可达 10000 公斤以上;果鲜红色,单果重 160 克左右,果均匀,微边扁圆形,耐贮运,货架时间长。 适于春秋大棚、冬季温室、秋延后和春露地栽培。 可用做大架栽培。 此品种可用做以色列同类品种的替代品种。 株有限生长型,三穗左右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