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
2、,是果脯加工的理想品种。 二、主要栽培要点1整地施肥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每 667农家肥 30004000磷酸钙 50铵 50耕作畦。 2适时早播一般 2 月 20 日左右播种,在温室内营养钵育苗。 4 月初定植,然后双膜覆盖,以促苗齐苗壮。 3重施磷肥除基肥施用磷肥外,播种时可用 03的磷酸二氢钾浸种 1224h。 定植时每667施过磷酸钙 20长期间用 2的过磷酸钙浸出液喷 23 次
2、实长圆形或椭圆形、果形梢不正,缝合线一侧中深、明显。 一侧近于无。 梗洼而广,萼洼浅、不明显,果顶稍凹,一侧常突起。 果面较光滑,有细短茸毛,底色橘黄色,阳面鲜红色。 光照条件好时 23 果面鲜红色,外观诱人。 果皮中厚,果肉黄色,肉厚,可食率 969,离核,核小。 肉质细嫩,纤维较少,汁液较多,有香气,品质上等。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25,可溶性糖 107,可滴定酸113,风味甜。
2、 150180 克,茄子外皮紫红色、有光泽,皮薄肉嫩,肉白色且切口不易变褐色,质柔软,品质佳,略有香味;不抗青枯病,成株耐寒及耐热性强,幼苗耐热性中等,耐肥,适合春、夏、秋露地栽培。 产量表现:2005 年进行露地品种比较试验,春季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瑞丰一号减产 秋季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瑞丰一号减产 20062007 年分别在贺州市、贵港市、灵川县等市县进行试验示范,平均每
2、极强。 隐芽萌发力强,芽眼萌发率 90%95%,成枝率 95%,枝条成熟度好。 结果枝占芽眼总数的 85%。 隐芽萌发的新梢结实力强。 采用高、宽、垂架式,220 株/亩时,产果约 1500 公斤。 三、植物学特性嫩梢淡紫红色。 梢尖半开张,黄绿色,无绒毛,有光泽。 幼叶黄绿色,带淡紫色晕,上表面有光泽,下表面叶脉上有极少量丝状绒毛,有光泽。 成龄叶片大,心脏形。
2、为黑红色,完全成熟后为紫黑色。 采收时果实硬度大,果面光滑而有光泽,果粉少,果点极小,不明显,果皮厚。 果肉淡黄色,近核处果肉微红色,不溶质,清脆爽口,质地致密、细腻,经后熟后,汁液丰富,味甜,香味较浓,品质极上。 果核极小,半粘核。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 152,总糖 13,1,可滴定酸073,成熟期为 9月下旬。 果实耐贮存,常温下可存至元旦,冷库中可贮至翌年 4月底。
2、橙黄色,纤维稍多,酸甜适中,具较浓的芒果香味。 2?栽培技术要点(1)栽植技术:果园建设与一般芒果园相同,要求选择向阳、通风、排灌方便的丘陵坡地。 适当密植,每亩栽植 35 株左右,株行距 4 米5 米,要求挖大穴施基肥种植,以保障果树生长快速,一般种植 3 年后即可进入产果期。 (2)养蝇促果:蝇类是芒果授粉的主要昆虫媒介,为进一步提高玉文 19 号芒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2、亩产 1778 公斤,比对照东农 303 增产 南方冬作组块茎亩产分别为 1665 公斤和 1374 公斤,分别比对照东农 303 增产 两年平均亩产 1520 公斤,比对照东农 303 增产 2005 年早熟中原二作组生产试验,块茎亩产 1991 公斤,比对照东农 303 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 月初3 月中下旬播种,56 月下旬收获,秋季 8 月上中旬9 月上旬播种,播前用 58
2、感好,对白粉病、枯萎病有较强的抗性。 适宜生长温度 23耐 38高温,低于 22结果较差。 2 苗3 月底 4 月初育苗,育苗前先浸种 10h,如进行破壳效果更好,催芽温度 27催芽可以用专门的催芽箱,当种子破壳后将其放人 15营养钵内,苗床需保持 23才能正常出苗,低温易造成死苗,当幼苗 6 片真叶时定植到大田。 育苗用营养土必须培肥和消毒,苗期用叶绿精(德国产)喷施可以促进壮苗。 地
2、每 667 平方米产量 3000上。 2 地施肥整地时将土壤深翻 1 次,每 667 平方米施复合肥 50后耙碎充分晒白,起畦,畦宽 2m,畦高 10宽 30种整平畦面,每 667 平方米用种量 1子要干燥,种子与细沙土混匀后,均匀撒于畦面上。 然后用扫帚轻轻扫过畦面,以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并被土壤覆盖,播种后沟内灌水,水的高度略低于畦面,水在沟内保持 12h。 若温度过高
2、月下旬成熟,迟花果 7 月上旬成熟。 势强健,树冠形成早,幼树每年抽梢 45 次,成年树抽梢 3 次,梢期 2030 天。 2 年生树高 、冠幅 ,末级梢约 120 条,部分植株可挂果,第三年全面投产,生长量和结果量均大于同龄的紫花芒。 89 月梢为结果母枝,结果母枝的成花率达 90以上,两性花比率较高,一般在 40以上,花穗大,果量多。 有两次开花的习性,在正常天气下,以早花结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