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
1、伞(r.)又名黄蘑、多脂鳞伞、柳蘑等,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球盖菌科。 一般在气温渐低、温差较大的 810 月发生,生长于杨、柳及桦等树干上,有时也生于针叶树上,单生至丛生,多数丛生。 黄色子实体色泽鲜艳,呈金黄色,菌肉肥厚,菇质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食药两用珍稀食用菌,其菌盖表面有一层粘液物质,据报道为核酸类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等作用,对小白鼠肉瘤 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达
姬菇 引自日本,菌丝体在较丰富的培养基上生长浓白,整齐,菌丝排列紧密,绒毛状,日生长量 实体群生至丛生,肉质。 幼菇菌盖扁半球形,深赭石色或黑褐色,表面具明显斑纹。 成熟菇菌盖白色至灰褐色,中央深色的大理石花纹,直径 415厘米,菌肉白色,菌褶近白色。 密集,弯生。 菌柄中生或偏生,白色至灰白,圆柱形,长 310厘米,粗 实。 孢子印近白色。 属低温结实菌类。 菌丝体生长温度 1030,最适
球盖菇,又叫酒红色球盖菇。 大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栽培的一种食用菌,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栽培食用菌之一。 我国开展大球盖菇栽培较晚,经近几年的试验和示范推广,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展了栽培,但栽培数量较少,其产品上市量也极少。 大球盖菇栽培原料丰富,用农作物秸秆加水调湿即可栽培;而且适应范围广,在温度 430范围内都能出菇,产量也高。 大球盖菇鲜菇色泽艳丽,肉质嫩脆,适口性好。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棉 2 号银锦 2 号在大丰种植全生育期 135 天,比湘杂棉 8 号和泗杂 3 号长 2 天;株高112 厘米,果枝始节位为 ,单株果枝 21 台;平均单株结铃 ,霜前花率 衣分 籽指 ;铃中等大小,铃重 ,铃壳薄,吐絮畅;籽棉和皮棉亩产量分别为 斤、125 公斤,分别比湘杂棉 8 号增产 比泗杂 3 号增产 耐枯萎病和黄萎病。 栽培技术要点:沿海棉区播种适期为 4 月 5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棉 1 号特性特征百棉 1 号是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适于春播种植的中熟棉品种。 生育期 136140d。 出苗快、整齐、健壮、耐低温,幼苗期生长快,幼苗子叶偏大,幼茎青绿。 叶片中等偏大,缺刻偏浅,茸毛较少,透光性中等,全叶型,叶色深绿。 株高平均 103株塔型较松散,第一果节位 ,果枝角度中等,茎杆较粗、韧性好、抗倒伏,茎色微红。 现蕾快、集中,雌雄蕊米黄色。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8 号 徐棉 18 号原名徐 9856,该组合为苏棉 12 号豫棉 21 号,1995 年杂交,经南繁加代、扩大群体,1996 年 长势突出,抗枯、黄萎病好,1998 年进入株行圃鉴定。 1999 年升入所品比,亩产籽棉 斤,亩产皮棉 斤,较泗棉 3 号增产 2000 年参加省联鉴,亩产籽棉 斤,亩产皮棉 斤,较泗棉 3 号增产 20012002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棉 65” 川棉 65 由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641400 简阳)。 2002 年 6 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川棉 65。 该品种经 1998四川省区试鉴定,该品种黄萎病指 对照泗棉 2 号低 表现抗黄萎病。 枯萎病指 对照泗棉 2 号低 表现高抗枯萎病。 华中农业大学 1999连续鉴定,棉叶螨螨害级数为 均 对照鄂棉 18 表现抗棉叶螨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秋乐 5 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 128130 天,较中棉 41 号早熟 2 天,属中早熟品种,株型中等,呈塔型,稍紧凑,叶片中等,叶色较深,茎秆叶片多茸毛,果节比较短,结铃性强,叶絮畅,易采摘,纤维色泽洁白,结铃吐絮集中,早熟性、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强。 单铃重 ,子指 ,衣分 霜前花率 纤维品质优良。 栽培要点该品种适宜黄淮流域棉区麦棉套种种植,露地直播 4 月 25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 品种简要说明:该品种(原名荆 96273)属中早熟类型,生育期 140 天。 整齐,苗势偏弱,中后期长势较强。 植株高大,株型松散,茎秆粗壮,叶片较大。 铃重 ,卵圆形,结铃集中。 衣分 高抗枯萎感黄萎。 纤维品质优良。 栽培技术要点:(1)重施农家肥或有机肥作底肥;(2)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早棉栽培和春套直播,适宜播期 3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 (3)中等肥力亩密度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 苏杂 3 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价转基因杂交抗虫棉,2002通过长江流域杂交棉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04 年获得农作物转基因安全证书,2005 年通过国家审定。 一、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 130 天左右,植株呈塔形,株高 120 厘米左右,坐桃较早,四桃分布较均匀,优质桃比例高达 70%以上,生长势强,前期生长稳健,中期长势较强,后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