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否符合脱机指征; ●准备好合适的给氧装置,充分吸痰 ,妥善处理患儿气道,撤去呼吸机,调至待机状态; ●观察患儿病情,确认病情平稳; ●先关湿化器开关、呼吸机显示器和主机开关,再关空压机和氧气开关,最后切断电源; ●安置患儿,记录。 : ●确认患儿短时间内不再需要使用呼吸机后,消毒呼吸机管路; ●分离管路、湿化器,倒去湿化罐内湿化液,将管道和湿化罐送供应室消毒。 ●消毒呼吸机外表面、电源、氧源线
医生随手用备好的 3%过氧化氢棉球擦净血迹、分泌物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 75%酒精消毒后置有盖方盒内备用。 喉镜每周清洗消毒一次,气囊每次用后洗刷并消毒。 气囊用后浸泡在 500mg/L84 消毒液中一小时后取出,用流动水冲洗后晾干各用。 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 喉镜叶片和手电筒、电池要分开放置,叶片放消毒的有盖小盒内。 八、暖箱、兰光箱消毒制度 12 暖箱、兰光箱每天用 500mg/L84
后方可转科;对于拒绝转科的患者,要求明确告知不转科存在的风险,并要求患者和家属签字。 ( 3)、转出科室主管医师书写“转科记录”,评估转运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做好相应准备;病区护士结清账目并与住院处联系妥当后,由工作人员携带全份病历及有关资料护送患者到转入科室、必要时应有主管医师和护士护送,并当面将患者特殊情况进行交班。 ( 4)、转入科室主管医师在患者转入后详细询问病史、检查患者
药剂科科长、副科长 设备科科长、副科长 保卫科科长、副科长 宣传科科长 后勤科科长、副科长 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副主任 各科室护士长 医疗不良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成员遇人事变动及时调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人员调整。 医疗不良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职责: 行政部门负责医疗不良事件的投诉登记、医疗场所的安全保卫、报警工作。 对患方的违法行为进行说服教育和制止。 医务科和监察室负责医疗不良事件的处置的组织协
注明 ,以备核查 . 四、属于本接种单位责任区域内新生儿 ,工作人员应在其出生一个月内及时登记 ,建证立册 .并按照计划免疫的程序 ,及时向家长发放疫苗接种通知书 ,督促家长按时间接种有关疫苗 . 五、本地儿童迁移时 ,应告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带既往接种史证明到寄住地接种单
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病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 4)颅 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 5)出生体重低于 1500 克; ( 6)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 7)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 8)新生儿窒息( Apgar 评分 1 分钟 04 分或 5 分钟06 分); ( 9)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洗手,穿上专用围裙,戴上袖套,口罩、帽子。 每天对存奶冰箱、奶瓶奶具存放柜清洁一次,配奶操作台每次配 12 奶完毕及时清洁,地面每天湿式清扫,如有污染及时擦拭消毒。 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消毒。 存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 奶粉在有效期内使用,保存在清洁干燥处。 开启后注明启用时间,密闭保存,保存时间按照说明书要求。 取用奶粉的勺子不得再放回奶粉中保存。 哺乳用品清洗消毒 1) 洗手。
新新 生生 儿儿 沐沐 浴浴 室室 工工 作作 制制 度度 一、人员管理1、新生儿沐浴室的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操作前必须进行卫生洗手,指甲不过肉际,不戴戒指、手表等饰物。 2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有皮肤化脓、各型肝炎,以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应暂时调离本岗位。 3 、护理人员为每一个婴儿洗澡前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二 、环境管理1
准备,个人准备 备齐用物(眼药水 、 棉签 、 弯盘) 核对患儿 患儿准备(仰卧位头稍后仰) 滴药前(用棉签擦去眼部分泌物,用左手食指或棉 签拉开患儿下睑) 滴药(右手将眼药水点入穹隆结膜囊内,用手指将上睑轻轻提起) 滴药后协助闭眼 12 分钟 安 置 患 儿 终 末 处 理 洗手,记录 新生儿科操作流程 10 新生儿口服给药 洗 手、戴 口 罩 核对评估患儿(病情,是否适合口服给药) 环境准备
入管理制度(见核心制度) ……………………………………………16 16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 ………………… …………………………………………………17 17 、 母 婴 同 室 医 院 感 染 管 理 制 11 度 ………………………………………………………………20 1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21 19 、 配 奶 间 消 毒 隔 离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