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十月革命后 : 宣传马克思主义 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鲁迅在 《 狂人日记 》 中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
想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 4 教师进一步指出新文化运动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历次爱国活动无不与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为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以及对后来中 国的思想影响作铺垫 )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总结过渡: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把向西方学习由制度层面推进到思想文化层面。 下面结合教材和《导学案》中的材料
: 胡适是第一个提出把文言文变成白话文的人,他当时也面临很大压力。 有一个学生问胡适:白话文就没有缺点吗。 白话文语言不简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 胡适说: “ 不一定吧。 前几天行政 院有位朋友给我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 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这事我复电拒绝。 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写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 ” 15分钟后
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 ——陈独秀 《 敬告青年 》 旧文学 文言文 白话文 新文学 胡 适 走近伟人 重温历史 主张以 白话文 代替 文言文 , 写文章 “ 需言之有物 ” “ 不作无病之呻吟 ” 朋友 —— 胡适 两个黄蝴蝶 ,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 一个忽飞远 ,
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对旧礼教攻击最为猛烈的人 ———鲁迅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 仁义道德 ” 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 吃人 ”。 ——《 狂人日记》 : 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 我之节烈观 》 : 揭露“忠、孝、节”伦理道德的危害 “打倒孔家店”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
李大钊 发表 《 青春 》 一文,号召青年要改造社会;又发表 《 孔子与宪法 》 指出反封建必须反孔教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一、 《 新青年 》 的创办 新文学就是白话文; 旧文学就是文言文、八股文。 鲁 迅 胡 适 一、 《 新青年 》 的创办 “一 、 要有话说 , 才说话;二 、 有什么话 , 说什么话;话怎么说 , 就怎么写;三 、 要说我自己的话 ,
“ 我要和皇帝 离 婚 !” 自由、解放 额尔德特 文绣 改良文学,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推倒雕琢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 胡适 《 文学改良刍议 》 陈独秀 《 文学革命论 》 材料 6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民主、科学 专制、愚昧、 新道德 旧道德 新文学 旧文学 • 关于文学革命: ( 1)胡适,发表 《 》 提倡 ;反对。 ( 2) 陈独秀,发表 《 》 主张思 想内容上改革; ( 3)鲁迅 《 》 小说, • 把 形式和反封建道德的内容相结合。 文学改良刍议 白话文 文言文 文学革命论 狂人日记 白话文 后期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 1918年,受 影响,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传播
不推辞。 …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 陈独秀 《 新青年 》 第 6卷第一号 (1919年 ) “塞先生”, Science “德先生”, Democracy 民主 科学 二、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运动主要内容: ( 1)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 民主 ” :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 科学 ”
理知识点的技能。 环节 4: 为何发生新文化运动。 (不仅应该有历史的源流,还应该有当时的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历史事件是多种合力因素促成的。 环节 5: 新文化运动是 如何传播的。 设计意图: 运用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从另一个侧面展示运动是如何形成的,通过研究报刊杂志(《新青年》)、学堂(北京大学)来展现新文化运动的传播途径。 环节 6: 为何北大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