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读
1、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一、词人名片三起六落之人生五落六落哲宗于高太后去世后亲政,为了表明自己的主见与权威,又把时局倒过来,宣布继承神宗的一套,起用自称维护新法的官僚,打击“旧党”。 于是苏轼又被列入惩处之列,先贬惠州,继贬儋州。 流放岭外七年,处境极为困厄,然“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 ,并向当地百姓传播中原文化。 徽宗即位,大赦旧党,他才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在多年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中
1、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人名片三起六落之人生三起四落支持王安石变法的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原来反对新法的司马光等人入朝任要职,新法被逐一废除。 苏轼被召入京,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职。 善拔擢后进,一时才士聚集左右,互栩诗文酬和,传为文坛佳话。 因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遭旧派疑忌,再度请求外任,出知杭州,后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 因受人诬告,又出知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
2、传世五首。 二、诗词故事仲淹苦学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勤奋读书,五年不曾脱下衣服好好睡过一觉,看书看得头昏了,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读书的条件也很艰苦,稠粥也舍不得吃,要到太阳偏西才吃。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给罢了。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2、 ”作 家 , 对 北 宋 词 的 发 展 有 重 要 的 贡 献 与 影 响 , 是婉 约 派 代 表 作 家。 他 的 词 长 于 铺 叙 , 工 于 写 景 言 情 , 讲 究 章 法 结 构 , 词 风 真 率 明 朗 , 语 言 流畅 自 然 , 有 鲜 明 的 个 性 特 色。 其 词 在 当 时 流 传 甚 广 , 有 所 谓 “凡 有 井 水 饮 处 , 即 能 歌 柳 词
1、西塞山怀古一、诗人名片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与柳宗元等人参加了“永贞革新” ,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 回京后,又贬为连州刺史。 历任夔州、和州刺史。 后回京任主客郎中等。 此后又曾出外任苏州、汝州刺史。 刘性格倔强,信奉佛教。 年老多病,而时思振奋。 故有“诗豪”之称。 与白居易齐名,合称“刘白”。 诗风清峻明朗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人名片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 ,又称韩文公。 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并称为“韩柳”。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诗歌创作亦力求独创,不避险僻,以文为诗
2、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 在宋代词史上,欧阳修还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由此也造就了其词清新明畅的艺术风格,歌咏杭州西湖的十首采桑子就集中体现出这种风格特征。 词集为六一词。 二、诗词故事欧阳修倡考场朴素流畅的文风在欧阳修的时代,科考场中有所谓“太学体”(国子学中流行的文体),其代表人物为刘几,文风近于奇崛雄肆甚至险怪僻涩。 欧阳修为了提倡一种朴素流畅的文风,嘉祐二年主持科举时
1、天上谣一、诗人名片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 他“细瘦通眉,长指爪” ,童年即能诵词章,十五六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 因避其父亲李晋的名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27 岁便英年早逝。 他的诗想像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极度浪漫主义风格。 其诗作中李凭箜篌引 、 秋来 、 马诗二十三首 、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雁门太守行 、
1、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诗人名片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与韦应物并称为“韦柳”。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被贬期间,得以接触到下层人民,故他的很多作品都暴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反映了穷苦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1、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一、诗人名片李白入长安前的壮游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 自幼涉猎群书,年轻时仗剑任侠、喜纵横术。 25岁那年,李白“仗剑去国,群豪远游”。 出蜀后,漫游江汉、洞庭、金陵、扬州等。 娶故相许圉师之孙女为妻,遂留居湖北安陆。 三年后,李白由南阳启程入长安,这时他正好三十岁。 李白长安时期李白初入长安为期约三年。 他隐居在终南山,广为交游,希望得到王公大臣的荐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