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
查,发现问题必须停止吊装作业。 安全员和质检工程师检查确认可以吊装后,联合下达吊装命令,同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全部撤到安全距离以外。 吊机司机要在司索指挥的指挥下吊运。 (二)、起重作业中的安全控制措施 10 必须按照额定的起重重量工作,不能超载和违反该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要求条款。 汽车式起重机的支腿处必须坚实,铺垫道木,加大承压面积,在起吊物前,应对支腿进行检查,查看有无陷落现象
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 15min。 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 5 工具等掉入孔中。 要注意安全。 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循环使用导管 4~ 8 次后应重新进行水密性试验。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 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要加压就可以轻松进尺,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力需要相应逐渐增加,这也与深度增加后,地压升高,土质变得更为致密有关。 ( 4) 钻杆提升时,应该首先将动力头向上提一段(如只使用了第一节钻杆,则不需要),这是为了避免带杆,然后适当反转,转速无需太快,接着,反转速度慢慢降低,同时上提钻杆。 最后,钻杆停止反转,上旋挖钻机操作保养手册 17 提钻杆即可。 (钻杆衔接处和护筒的范围内,需要减速) (
孔底。 再把 钢护筒吊放进孔内,找出钢护筒的圆心位置,用十字线在钢护筒顶部或底部,然后移动钢护筒,使钢护筒中心与钻机钻孔中心位置重合。 同时用水平尺或垂球检查,使钢护筒坚直。 此后即在钢护筒周围对称地、均匀地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要分层夯实,达到最佳密实度。 以保证其垂直度及防止泥浆流失及位移、掉落,如果护筒底土层不是粘性土,应挖深或换土,在孔底回填夯实 300500mm厚度的粘土后,再安放护筒
要加压就可以轻松进尺,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力需要相应逐渐增加,这也与深度增加后,地压升高,土质变得更为致密有关。 ( 4) 钻杆提升时,应该首先将动力头向上提一段(如只使用了第一节钻杆,则不需要),这是为了避免带杆,然后适当反转,转速无需太快,接着,反转速度慢慢降低,同时上提钻杆。 最后,钻杆停止反转,上旋挖钻机操作保养手册 17 提钻杆即可。 (钻杆衔接处和护筒的范围内,需要减速) (
用书面签字确认形式。 2.技术复核制度 本工程技术复核内容主要包括:钻孔孔位、钻孔孔深、 部分有扩 孔 要求的桩的扩孔施工尺寸、桩 底沉渣和混凝土浇筑等,技术复核应有相应的记录,由甲方 施工员 及 监理 签字后做为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存档。 (三)质量通病控制手段 1.桩位偏差 在开工前用测量仪器对甲方提供的大样点进行认真复核,经确认无误后引出控制点,在场地周围建立控制网
封性,按期对导管进行水封试验。 ,并做好记录。 保证足够的首批混凝土灌注量,~,连贯灌注时埋深26m,超过6m时,要及时拆管。 灌注应连续进行。 ,并作好记录。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探测混凝土面上升高度,检查埋管深度。 混凝土上升到骨架底口 4m 以上时,再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笼骨架底部 2m 以上,可以恢复灌注速度,保持正常的埋管深度,灌注接近桩顶时,要保持足够的导管高度
《计划投入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表的要求,有秩序的组织机械设备进场,机械设备必须在施工前检查保养好。 (五)劳动力准备 根据施工作业计划的要求,及时合理地调配劳动力,并对他用进行必要的入场教育。 (六)桩号测量定位的检查 桩施工前,要测量定桩位。 施工中为确保测量质量、桩位准确,每新施工一批桩,对桩位要进行一次复测,并对损坏的桩号标志点进行复核。 七、施工部署及管理 (一)施工部置: 针对本工程特点
D 1000 100+ 150+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 2) 孔深允许偏差 +300mm, 0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测绳测量。 : 1) 垂直度允许偏差 < 1%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测套管或钻杆,或用超声波探测。 2) 桩径允许偏差 177。 50mm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井径仪或超声波检测。 3) 沉渣厚度:端承桩
全准备,施工人 员安全设施配备、施工前桩孔检查,机械设备及施工工具的安全检查、一切安全合格方可进行施工) 机械设备及电器必须配备专职人员操作,机械电器严禁无证施工人员动用。 乙方主要负责人,设备操作人员及特种工种人员证件,施工作业人员名单书 面报甲方备案。 具体安全细则另签订安全责任合同。 如遇施工的不安全因素,乙方专职安全员必须报请甲方安全员及项目部负责人共同协商排除处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