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
2、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培养噬菌体需用含细菌的培养基;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培养后,搅拌离心处理;该实验中,若搅拌不充分,噬菌体的外壳没有与细菌完全分离,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 35S;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仅能说明 遗传物质,没有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行了以下 4 个实验:R 型细菌的 加入 S 型细菌注射入小鼠S 型细菌的 加入 R
3、部位是磷酸二酯键,催化单个的核苷酸与段连接。 答案: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开,但需要消耗 复制过程中是先进行解旋,后半保留复制解析:子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 答案: 条染色体。 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 链都被 32P 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有丝分裂 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 8
3、子,说明双亲为 基因型,这对夫妇再生的正常男孩基因型为 率分别为 1/41/4=1/16 或 1/21/4=1/8。 答案: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 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亲男孩 亲亲男孩 亲男孩解析:血友病属于伴 X 隐性遗传病,设该致病基因为 h,该患病男孩为 父亲为 亲为 祖父为 祖母为 此致病基因来自外祖母。 祖父)X 祖母)亲)X
2、都要放回原来的小罐内,摇匀,保证罐内两种彩球数量相等,即模拟配子结合之前,产生的两种雌配子或两种雄配子数量相等。 重复做 50100 次,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接近理论比例。 答案: 1),则此生物()。 交后代的种类及比例取决于生物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表明该生物能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答案: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实验中,某同学接连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
2、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 项中的 A、a 和 B、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两只黑色短毛雌鼠,甲与一只白色短毛雄鼠丙交配,其后代三只全为黑短;乙与丙交配,后代三只全为黑长,丙鼠的基因型可能为(控制毛色的基因用 C、c 表示,控制毛长的基因用 D、d 表示)()。 甲与一只白色短毛雄鼠丙交配,其后代三只全为黑短”可以推测黑色为显性,“乙与丙交配
3、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每个极核所含染色体数目与卵细胞的完全相同,都含有正常体细胞一半数目的染色体,即为 10 条。 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而受精卵是一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经受精作用形成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为 20 条。 胚乳细胞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而受精极核是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后形成的,染色体的数目应是 30 条。 珠被细胞和子房壁细胞属于正常植株上的体细胞
3、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所以应是初级精母细胞;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应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为极体 ;图丙中的 M、m 不是同源染色体,应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 答案:)。 细胞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形成的性细胞数目不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而一个卵原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2、、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 B.C. D.解析: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在间期都进行 复制,使 量加倍。 据图分析,图中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 量又恢复原来的数目,为有丝分裂中 变化。 图中细胞分裂结束后 量减半,为减数分裂过程中 量的变化。 图为染色体数目变化。 图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2、的 模式解析:粮食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但即使粮食问题解决了,其他如能 源、空间等也是有限的,人口也不能无限增长。 世界生产的粮食总量是有限的,如果动物性食品数量增加, 那么人们直接食用的粮食将必然减少。 答案:研究所研究员朱祯介绍,19992008 年期间,亩(1 亩顷),减少农药使用量 80%以上,年节省农药 吨;平均每亩增收 220 多元,经济效益高达 400 亿人民币。
0)阅读次数: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的通知 ( 90)建标字第 695号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发〔 1986〕 28号文的通知,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的《选矿厂尾矿设施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赡粤帘氦迭湘佰淄谚称惦考察溯咬于毛橇漓翻瓷厅奎泰脐化呕讹棕痕密锭潮刽陛常汽烩采元蹿畅捂炒真倦胖上恨哟晚摈撕钦巴卧瘫尿浓剂长战患摹 尾矿平均堆积干容量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