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
/石灰石石膏法示范装置。 IHI(石川岛播磨)的首台大型脱硫装置 1976 年在矶子火电厂 2 号机组 应用 ,采用文丘里管 2 塔的石灰石石膏法混合脱硫法。 三菱重工于 1964 年完成第一套 设备 ,根据其运转实绩,进行烟气脱硫装置的开发。 第一代 FGD系统:在美国和日本从 70 年代开始安装。 早期的 FGD 系统包括以下一些流程:石灰基流质;钠基溶液;石灰石基流质;碱性飞灰基流质
理电仪班机务班1)、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负责甲、乙双方合约履行及承包范围内现场工作协调、完成。 下设专责安全专工,负责现场项目人员安全教育及文明生产管理。 2)、生产部:设置项目专业工程技术员对维护人员做出技术指导性工作及系统优化、改造方案提出。 下设机班、电仪班。 3)、脱硫机务班:由专业技术工、 普工、电焊工、保温工、起重工、架子工组成。 负责脱硫岛内设备的日常维护、计划检修、及设备抢修。
须冲洗,第一个系统冲洗完毕之后才能冲洗其余的系统。 关闭 FGD 系统前 2 天应调节水力旋流器使吸收塔中石膏密度降到设定值。 石灰石液箱和石膏浆液箱的液位必须到最低。 运行人员在停运 FGD 系统前 1 小时必须停止石灰石的加入。 按以下步骤执行停运程序: ( 1) 烟气系统启动关闭程序; ( 2) FGD 旁路挡板打开; ( 3) 停止升压风机; ( 4) 关闭 FGD 进口挡板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企业性质及法人代表 项目名称: 中原大化公司 燃煤锅炉烟气氨法脱硫工程 主办单位: 中 原大化公司 编制依据和原则 编制依据 ( 1) 河南煤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原大化公司 (以下简称: 河南煤化中原大化公司) 提供的关于此项目的基础资料。 ( 2) 化工部 “ 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 ” (1997年 8 月版)。 ( 3)
(提示)或 (警告) 相应的排放口环境标志统一编号企业统一编排。 4.主要监控因子分析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氧量、粉尘、流量、温度、压力、湿度等。 5.设备选型及说明 CEMS 运用了先进的 完全抽取冷干法 技术,采用热管抽取采样法、非分散红外线吸收法测量烟气 SO NOx、 02烟气成分 浓度。 用皮托管测烟气流速、压力传感器测烟气压力 、温度传感器测烟气温度、 湿度传感器 测烟气湿度、
开始到干燥所需的时间,对吸收塔的设计和脱硫率都非常重要。 影响液滴干燥时间的因素有液滴大小、液滴含水量以及趋近绝热饱和的温度值。 液滴的干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浆料液滴中固体含量不大,基本上属于液滴表面水的自由蒸发,蒸发速度快而相对 恒定。 随着水分蒸发,液滴中固体含量增加,当液滴表面出现显著固态物质时,便进入第二阶段。 由于蒸发表面积变小,水分必须穿过固体物质从颗粒内部向外扩散
N ( A) 注: A: 字母(除 I和 O以外的英文字母)。 N: 0至 9的阿拉伯数字。 2. KKS碥码书写规定说明 a 所有字母均大写。 b KKS编码中字母和数字之间不留空格。 c 在系统或布置图上表示 KKS时,考虑到图面要求可以换行。 例 1: NNAAANNAANNN(A)AANN 10HTC10AP001 或 10HTC10 AP001 (仅限于在图纸上表示 ) 3. 分级
洗水箱和滤饼冲洗水箱液位 1mm 6) 起动滤布冲洗水泵、起动滤饼冲洗水泵 7) 确认以下条件是否满足:滤布冲洗水泵已投运、滤布冲洗水流量 6m3/h、密封润滑水流量 0. 5 m3/h、石膏饼冲洗水流量 5. 5 m3/h 10 8) 石膏饼厚度控制回路的设定值设为 50% 9) 起动真 空皮带脱水机 10) 确认滤布控制是否处于自动,否则发出提示报警信号 11) 确认以下条件是否满足
满足一台余热锅炉 7 天20 %浓度氨水消耗量的储存 氨区共用 2 台 氨水计量泵 流量 30~ 120 kg/ h 满足 1 台锅炉不同负荷氨水供应量 氨区共用 1用 1备 蒸发 / 混合器 700 5 000 mm 将 20 %浓度氨水蒸发并与再循环烟气混合 1 台 / 炉 喷氨格栅 在烟气通道截面按 280 mm 间隔均布将氨与烟气的混合气体均 匀的喷入到余热锅炉内 催化剂波纹板式 孔径
kv 工作段至脱硫岛外 1 米的电缆通道距离及主厂房机组保安PC 段至脱硫岛外 1 米的电缆通道距离见附图《电缆沟规划》、《炉零米桥架通道》、《集控楼配电间布置》 电缆配置问题 动力电缆 全部采用 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缆。 门禁系统 本工程脱硫岛工作范围内电气系统 中的 门禁系统 不在脱硫岛的供货范围内。 三、 热控部分 烟气分析 CEMS 设备改为由投标方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