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
2、同叶部症状,易由病部折断枯死。 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至紫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 鳞茎染病后变软,外部的鳞片表面粗糙或皱缩,植株矮化,叶片扭曲畸形。 二、病害循环及发病因素以卵孢子在寄主或种子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萌发,从植株的气孔侵入。 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进行再侵染。 一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地发病重,阴凉多雨或常有大雾的天气易流行。 三
2、病相区别。 (病原)此病以属于半知菌亚门的葱腐葡萄孢菌,致病力最强。 此外,还可从病株上分离葱鳞葡萄孢菌和葱细丝葡萄孢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遗落于田间的病残体和土壤中的菌核,可较长期地存活;初次侵染后在病斑上再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或灌溉水传播。 从伤口侵入后,再蔓延到鳞茎的颈部和肩部。 低温、高湿是流行、发病的条件。 收获前遇雨,收获前不能充分琼晒,也会招致发病。
2、 至 7 厘米高的小垄,在垄后将一级秧苗一捆一捆的并列摆放一排,一排摆放好后,在秧苗的根部壅土 5 至 7 厘米,然后在所壅土上放一直径 2 至 3 厘米的秸秆,以间隔前后两排秧苗。 全部假植后,用土将畦的四周堵严,踏实,以防透风、透水。 二级秧苗在防寒沟内假植。 为防沤根,防寒沟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 具体方法为:以 5 至 10 厘米间隔东西向开沟数条,沟长 3 至 5 米,宽 25 至
2、(葱苗的叶鞘部分直立生长;叶片基部横切面为圆形:洋葱幼苗的叶鞘部分直立稍带弯曲,叶片基部横切面为凹形)。 为方便管理,洋葱秧苗应分级假植,分级标准为:一级苗,小鳞茎 米,叶片 34 片;二级苗,小鳞茎 米,叶片 3 片。 边分级边捆成 80100 棵为一捆的小捆,捆好后分级假植。 一级秧苗在阳畦内假植。 阳畦应选择在风障背后或其他背风背阴处,先在畦内铺一层厚约 5 厘米的干沙土
2、等地下害虫为害洋葱后造成的伤口,很易使霉菌侵入发生霉烂,同时能造成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除了灌药防治外,6 月上旬应在地内喷施万灵、安打等药剂防治成虫的危害。 三、缺素造成的腐烂由于早春地温低,土壤中铵态氮积累过多,影响钙、钾、镁等元素的吸收,造成缺少上述肥料元素的生理性病害发生。 生长期施用氮肥过多,也会造成上述元素的缺乏。 由于上述元素的缺乏,造成叶沿失绿、叶尖干枯
2、蛆等地下害虫为害洋葱后造成的伤口,很易使霉菌侵入发生霉烂,同时能造成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除了灌药防治外,6 月上旬应在地内喷施万灵、安打等药剂防治成虫的危害。 三、缺素造成的腐烂由于早春地温低,土壤中铵态氮积累过多,影响钙、钾、镁等元素的吸收,造成缺少上述肥料元素的生理性病害发生。 生长期施用氮肥过多,也会造成上述元素的缺乏。 由于上述元素的缺乏,造成叶沿失绿、叶尖干枯
2、,避免在冬季低温来临时秧苗过分生长,感受低温并通过春化。 所以,秋播不宜早,如杭州、上海不宜早于 9 月下旬,南京不宜早于 9 月中旬,北京、天津不宜早于 8 月下旬,秋播的时间越往北越早,越往南越迟。 洋葱种子细小,发芽时子叶不易出土,因此床土要特别疏松、肥沃和保水力强。 播种前种子一般不浸种和摧芽,而是直接用干籽播。 另外,洋葱种子寿命短,应用新种子播种,播种量 200
2、,产量低;定植小苗,因生长量不足,其鳞茎小,产量低。 合理浇水施肥。 洋葱抽薹率高低与越冬期间生长量关系极大,而生长量的大小又与施肥浇水有直接关系。 为了保证洋葱在越冬期间长稳和保命,越冬期间不施追肥,春节后猛追 3 次肥,即 3 月中旬追第 1 次,4 月中旬追第 2 次,5 月上旬追第 3 次,每次亩穴施尿素15克、硫酸钾。 5克,以促其营养生长旺盛,抑制生殖生长,降低未熟抽薹率。
2、小苗。 定植深度要适宜,过深鳞茎易形成纺锤形,且产量低;过浅又易倒伏,以埋住鳞茎约 1 厘米为宜。 洋葱忌重茬,定植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000 公斤、磷酸二铵 50 公斤、硫酸钾 30 公斤,施肥后将地整平耙细,并做成平畦,畦宽根据地膜的幅宽而定。 按 20 厘米15 厘米的行株距定植,一般每亩定植 株左右。 覆盖地膜前浇水,然后在膜上打孔,孔深 3 厘米、米。
2、三、适期播种。 具体播期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可用作图法来确定当地播种期。 即以温度为纵坐标,以月份为横坐标,用月平均气温的数值绘制一条曲线,在上面找出 15点,通过此点对横坐标作一条垂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处再向前推40 天,即为当地的适宜播种期。 各地都有适宜的播期。 这是长期从生产实践中得出来的,应当遵守而不能随意改变。 秋播育苗如播种过早,第二年可能发生早期抽薹而过晚播种,幼苗营养体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