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
2、过早抽苔的原因之后,在栽培措施上应及早进行预防。 第一要选好品牌。 洋葱有红皮、黄皮、白皮等品种,以红皮品种居多。 但无论选用哪个品种,一定要用冬性较强、春化阶段对温要求较低、极耐寒的品种。 第二要定好播期。 播种期掌握是否准确,是未熟抽苔至关重要的原因。 长江中下游地区以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播种较好,秋季气温较低的地区,播期可酌情提早。 第三要配比施肥。 高产洋葱对氮、磷
2、原)属半知亚门、链格孢属,病原菌称为葱链格孢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南方地区多以分生孢子在葱类作物上辗转危害。 北方寒冷地区以菌丝体在寄主体内或病残体上越冬后,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经气孔、伤口侵入。 发病条件为温暖多湿,低于 12则不发病。 葱蓟马刺吸的伤口是病菌侵入的门户,故此,蓟马严重发生的地段,此病也较重。 (防治方法)此病菌半腐生性强
2、霉病的发生与气候、温度、湿度有关,其中以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对病害的影响最大。 相对湿度大于 85%以上,利于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同时霜霉病的发生程度与重茬连作、耕作和田间管理等有关,田间湿度大、容易积水的地块发病重。 三、病性较强,耐贮藏。 白皮洋葱叶片蜡质层薄,抗病性较差,选择种植红皮洋葱为宜。 8 月份雨水量大的条件下,避免大水漫灌,注意排除田间积水。 间浇水,严禁中午施肥或浇水
2、,避免在冬季低温来临时秧苗过分生长,感受低温并通过春化。 所以,秋播不宜早,如杭州、上海不宜早于 9 月下旬,南京不宜早于 9 月中旬,北京、天津不宜早于 8 月下旬,秋播的时间越往北越早,越往南越迟。 洋葱种子细小,发芽时子叶不易出土,因此床土要特别疏松、肥沃和保水力强。 播种前种子一般不浸种和摧芽,而是直接用干籽播。 另外,洋葱种子寿命短,应用新种子播种,播种量 200
2、发病条件)病菌在病残体和土壤中长期腐生。 借水流传播,从伤口侵入。 葱蓟马和种蝇等昆虫也可传病。 低洼地、基肥腐熟不充分造成烧根瓤收获期遇雨等均为诱发条件。 (防治方法)注意肥、水管理,防止氮肥过量,除治害虫以减少侵染条件。 在田间发病初期,喷洒 50琥胶肥酸铜、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或 30o00 倍液。 或喷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稀释 4000 倍液。 视病情连续进行23 次防治。
2、地蛆等地下害虫为害洋葱后造成的伤口,很易使霉菌侵入发生霉烂,同时能造成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除了灌药防治外,4 月下旬5 月上旬应在地内喷施万灵、安打等药剂防治成虫的危害。 三、缺素造成的腐烂由于早春地温低,土壤中铵态氮积累过多,影响钙、钾、镁等元素的吸收,造成缺少上述肥料元素的生理性病害发生。 生长期施用氮肥过多,也会造成上述元素的缺乏。 由于上述元素的缺乏,造成叶沿失绿、叶尖干枯
2、使洋葱产量大幅度增加。 覆膜前要灌足水造墒,待畦内水全部渗完后,土壤湿润时喷施 33%除草通每亩 100 毫升,均匀地喷洒在畦面上,然后覆膜。 保定定州市的鲍市邑、西建阳等村是该市规模化的洋葱种植基地,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广大菜农摸索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覆盖地膜新技术,这种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在洋葱栽植 10 天前,对栽培田施肥、翻耕、整地,根据地膜的宽度来做畦
2、卜,667 平方米播种量(净子)500 克,起垄条播或平畦条播均可。 行距 30 厘米。 播后苗前喷施“施田补”除草剂。 苗子出齐后,23 片叶时间苗,45 片叶定苗,株距 8 厘米,中后期追 2 次N、P、K 三元素复合肥。 11 月中下旬即可收获上市。 洋葱可于 9 月中旬育苗,667 平方米播种量 750 克,苗期 5060 天。 胡萝卜收获后及时整地,盖膜移栽,行距 20 厘米,株距
2、4 月底至 5 月栽植,定植时按行距 2025 厘米、株距 1015 厘米开定植穴,每穴栽母鳞茎 1 个,667 平方米栽植 6000 株,栽植时宜稍深,鳞茎植入穴内,顶部盖土 23 厘米,以利于抽薹后不易倒伏。 栽后及时浇水。 四、田间管理洋葱移栽后,为提高地温,可甲耕 12 次。 抽薹前宜适当控制水肥,以免徒长。 抽薹后结合浇水可酌情追肥,花前以氮肥为主,花后增施磷钾肥
2、4 号、金球 3 号等;红皮可选用辣味浓、产量高的品种,如紫星、双环红等。 床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保水性强,23 年内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 每亩大田需苗床 (35 平方米左右),用种量 斤。 播种前要施足腐熟的基肥,再配对含有氮、磷、钾的三元复合肥,每分地按照23 公斤撒施后翻耕,精细整地,做成 宽的畦,浇透水,待播。 种期的早晚,直接影响着幼苗的大小,从而最终影响洋葱的产量。 早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