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
音乐体裁。 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
41: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42:课堂不妨适当“留白” 43:善待发言错误的学生 44: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 45: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6:上课决不“拖堂” 47:作业是一定要布置的 48:让学生在作业中享受乐趣 49:经常梳理你的课堂 50:每天,让课堂改变一点点 学习习惯篇:做一个完善的人 51:有颗成为名师的心 52:听课要学会“品”课 53:让自己“现代”起来 54:精彩人生需笔耕 55
等方面归纳出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目标: 感情目标:通过欣赏摇篮曲,感受妈妈真挚的爱,用歌声抒发 对妈妈的情感。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唱,感受不同风格的摇篮曲 能力目标:能从各种媒体中聆听音乐,了解和积累音乐的信息,自信地与同学交流感受,有概括摇篮曲的音乐特点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以及音乐不同的表现方式。 四、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学
和自己的妈妈拍过合影。 人们常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亲默默地为孩子奉献着。 那么在今天的这节课的时间里,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母亲抚慰孩子的歌曲《摇篮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以 PPT 为依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点 (感) 播放 PPT 学生观看 感受旋律 学习新知 一 . 介绍《摇篮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全名译为 约翰奈斯 勃拉姆斯。
什么。 【 教学重 点 】 能深情地演唱歌曲《童年的摇篮曲》,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无比 热爱和 留恋。 【 教学难点 】能唱准歌曲合唱部分的旋律,做到声部间和谐、音准。 【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听 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进教室 ; 师生问好 (二) 新授 导入 情境导入 提问: 1)这首钢琴曲的曲名叫做什么。 (生:《童年的回忆》) 2)知道是谁演奏的吗。 情绪怎么样。 (理查德
候,认识了当时还是单身的法柏夫人。 法柏夫人有着一副靓丽动听的歌喉,非常喜欢演唱鲍曼创作的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 多年后的 1868年,勃拉姆斯得知法柏夫人次子出生,就想给她写一首摇篮曲表示祝贺。 于是,勃拉姆斯从 《 德意志儿童绘画读本 》 中选了一首诗,并将其修改成后来的歌词,又把法柏夫人喜欢演唱的一首圆舞曲的音调加以变化,配上具有切分节奏的伴奏音型,这首颇负盛名的 《 摇篮曲 》就诞生了。
这首 《 摇篮曲 》 为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这首 《 摇篮曲》 是什么拍子的。 这种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探索一: 曲调: 《 摇篮曲 》 音乐
曲》。 接下来我们先来欣赏一遍 这首《摇篮曲》,大家在 听得时候想一想这首歌曲。
曲》还有 一个小故事,作者 1859年在汉堡指挥 女声合唱团时,曾听过合唱团女高音 法贝尔夫人唱过一首由鲍曼所作的维 也纳圆舞曲,深深的为她的歌声所感 动。 1868年,他听说法贝儿夫人的次 子诞
随钢琴依声填词 • 学生展示,要求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 《 摇篮曲 》 发声 练习 • 33 ︱ 5 3 3 ︱ 5 ︱ • Lu lu lu lu lu • 11 ︱ ⅰ 64 ︱ 5 ︱ 读谱小知识 • 三拍子 • 弱起 33 ︱ 5. 3 3 • 倚音:单/复 创作背景 勃拉姆斯的 摇篮曲 是一首民歌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