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
员工人数 专科以 上 其中大学本科 其中中级职称 其中高级职称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管理人员 90 % 42 % 8 % 3 1% 生产工人 164 % 68 % 6 % - -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本公司董事会由 5人组成,其中 2名具有高级职称, 3名具有中级职称,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均在 8年以上,业务素质较高、经验丰富、决策能力较强
方向之一。 该工艺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无污染、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生产连续化等优点,是洁净生产、环境友好的先进绿色化学工艺。 此方法是利用 醇类与 NO及氧气反应生成亚硝酸酯 ,然后在钯( Pd)系催化剂上氧化偶联制得草酸二酯,再经在铜系催化剂上加氢制得乙二醇。 此工艺最早是由美国联合石油公司 1966年提出, 1978 年日本宇部兴产公司进行了改进,选用 2%Pd/C 催化剂
用区域,加强其作为危险区的标识,使通过该区域的无关车辆降至最低限度。 灌区的布局应考虑三个基本问题: 的面积。 罐区和办公室,辅助生产区之间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灌区和工艺装置区,公路之间要留出有效的间距,罐区应设在地势比工艺装置区略低的区域。 :公用设施区应该远离工艺装置区,罐区和其他危险区,以便遇到紧急情况时仍能保证水,电,汽等的正常供应。 :良好的工厂布局不允许铁路支线通过厂区
分。 第二大用途是用于生产防冻液及化工中间产品的原料等, 55%的乙二醇水溶液在 40℃ 时结冰。 乙二醇的单甲醚或单乙醚是很好的溶剂,可溶解纤维、树脂、油漆和其他许多有机物。 此外还可用于涂料、照相显影液、刹车液以及油墨等行业,用作过硼酸铵的溶剂和介质,用于生产特种溶剂乙二醇醚等。 毒性: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损伤,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损伤表现。
8(闭式) 折射率 : 毒性 LD50(mg/kg): 小鼠经口 813。 性状 : 有汽油气味的无色流动性液体。 溶解情况 : 不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种 有机溶剂 混溶,在甲醛 中的溶解度为 100 份甲醇可溶解 57份环己烷( 25 摄氏度)。 、 化学性质 : 环己烷对酸、碱比较稳定 , 与中等浓度的硝酸或混酸在低温下不发生反应,与稀硝酸在 100℃
、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 度:中国 MAC: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 )。
电量 ﹒ h。 阳煤集团深州化肥有限公司 22 万吨 /年乙二醇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七章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1365 全厂负荷等级确定为二级。 详见下表。 表 全厂各装置及辅助设施用电负荷表 装置名称 需要容量( kW) 负荷等级 供电参数 备注 空分装置 517 二级 380/220V,50Hz 草酸二甲酯合成和 乙二醇 合成 装置 1048+438 二级
.................................................................. 143 15 一期财务评价 ................................................................................................................ 147
品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总体发展规模应适度 [17]。 4 第二章 乙二醇的合成工艺方法 煤化气合成乙二醇 ( 1)以煤气化制取合成气( CO + H2),再由合成气一步直接合成乙二醇。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O + 3H2→ HOCH 2CH2OH 此反应的反应条件苛刻,需要催化剂和高温高压条件。 该工艺技术的关键是催化剂的选择。 在 1947 年美国
式为: OHOCHO C HSbOHCHH O C HOSb 232222232 3)(3 ( 21) 一般 Sb2O3和煤基乙二醇以质量比 1:6 投料, 160190℃ 下常压反应,除去反应生成的水,经脱色、热过滤、冷却结晶、分离烘干得成品,反应约需 20h 以上。 ○ 2 醋酸锑法 1973 年,美国 发表了以醋酸锑和乙二醇为原料制取乙二醇锑的专利。 反应式为: C O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