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
1、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 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 3课 “ 一国两制 ” 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课标要求 简述 “一国两制 ”的理论和实践 , 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 预习导学 梳理 知识 点拨 2 课堂讲义 理解 深化 探究 3 当堂检测 巩固 应用 反馈 4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 释惑 应用 一、 “ 一国两制 ” 的构想 “ 一国两制 ” 的理论 1979年元旦
因素,国际反 华势力对“台独”势力的帮助和对解决台湾问题 的阻挠。 6.为什么说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提示 两岸关系不能仅仅由岛内民意决定,而应 由全中国 13亿多人民共同决定;改革开放使中国 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 强,为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的文化传承和大一统观念是实现统一的强大的精 神力量;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为统一 积累条件等等。
撒切尔谈香港问题 (一) “ 一国两制 ” 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 告台湾同胞书 》 ,郑重宣布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 录像:告台湾同胞书、叶九条 1981年 9月,叶剑英对新华 社记者发表谈话,被称为 ‚ 叶 九条 ‛。 1983年 6月,邓小平发表 《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 的谈话,被称为 ‚ 邓六条 ‛。 1995年 1月
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它说明两岸的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 三、反”台独“ 盼统一 聚焦台湾 信息一: 2020年 2月 27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不顾岛内外各界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地宣布终止“国统会”与“国统纲领”,公然迈出全盘推翻“四不一没有”承诺的危险一步,进一步暴露其欲借“宪改”谋求“法理台独”的野心。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 ( 1) 强大的祖国; ( 2) 正确的方针 ; ( 3) 共同的信念; ( 4) 交流的加强; ( 5) 国际的公认。 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 ( 1) 一些国际势力的干扰 ( 2) 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猖獗 和平统一台湾的阻力 : 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性质: 历史遗留问题和中国内政问题。 《 反分裂国家法
用于处理一个国家的内政问题,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创造, 是一个好办法。 邓小平说:“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 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 ” ① 第三,“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范例。 当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