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小时 B、 12 小时 C、 24 小时 D、 3 天 4. 检验时,查对 ( ) 、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A、 试剂 B、姓名 C、科室 D、检验目的 5. 影像科 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 、 ( ) 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A、住院号 B、性别 C、 部位 D、检查目的 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 ( )。 A、科室 B、用途 C、 清洁度 D、消毒方式 三、判断题
只判决保险公司全额赔偿 (包括垫付的费用 )给受害人,然后垫付者再另行向受害人主张返还不当得利。 或者是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受害人自行支付的部分,对于垫付的费用由垫付者另行向保 险公司追偿。 反对的理由在于受害人对肇事者、所有人或被保险人及保险公司提起的诉讼系侵权纠纷,肇事者或所有人或被保险人要求保险公司返还垫付的费用系保险合同纠纷,两者诉讼标的不是共同的,不构成共同诉讼,不能在同一案件中一并解决。
2 分 缺入院诊断 3 分 缺住院医师签名 3 分 四、 病程记录( 40分) 要求: 1. 首次病程记录应 当在患者入院当日完成。 2. 日常病程记录要求:对病危患者至少每天记录 1次病程记录;对病重患者至少 2天记录1 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患者至少 3 天记录 1 次病程记录。 3. 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 48 小时内完成。 4. 上级医师日常查房记录要求
月调取门诊处方、住院病历详细了解院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对不合理的用药、不合理的处方予以警示、处罚。 四、加强对消毒药械、一次 性无菌物品的管理。 严格检查购入产品的证件是否齐全,包装及质量是否过关,把好关口,购进后对相关物品按照要求进行贮存管理。 严格防止将不合格的消毒产品、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到病人身上,保证医疗安全。 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常用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及一次性医用耗材的收费价格实行显 示屏滚动公示,并及时更新价格调整信息。 4.建立健全门诊病人明细清单制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 提高收费透明度,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便于遇到疑问时及时沟通。 5.积极
时间 15s 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 检查各管路是否连接紧密、通畅。 连接电 源。 打开氧气总开关。 打开呼吸机电源开关。 根据病情调节各项参数。 连接气管插管。 使用完毕后先分离呼吸机与气管插管。 关闭氧气总阀门。 氧气表指示为“ O”时关闭呼吸机电源开关。 断开电源总开关。 1消毒各管路、清洁、保养机器。 注意事项 呼吸机不应被覆盖,所有排气口和吸气口不应被堵塞。 任何时候呼吸机在使用时
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
特别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四)、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各类手术的审批权限,是控制手术质量的关键。 正常手术 ( 1)、甲类手术:由科主任审批,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报医务科备案。 特殊病例手术须填写《手术审批单》,科主任根据科内讨论情况,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由业务副院长审批。 ( 2)、乙类手术:由科主任审批
病情及预后(2分)。 10 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危重病人和 入院 三天 未 确诊 , 及时组织科内讨论(4分) 入院两周 末 确诊和需多科室参予的危重病人 , 及时申请院内讨论(3分) 讨论和记录认真(3分)。 10 1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周内完成讨论;意外死亡 24 小时内讨论;尸检病例,病理报告 2周内讨论。 发现1例未做到扣5分。 10 1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输血适应症 (2分)
,统筹整合医疗信息资源,加快医疗卫生数据库建设,开展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医疗机构基本信息系统、食品药品监督、医疗服务价格监控系统,改进城乡医院管理; 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实现社区居民及农民群众健康档案和合作医疗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推广电子病历、电子处方、数字化影像、医生和护士工作站等临床信息系统的应用,加强卫生健康信息服务,普及医疗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