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
的产物 熄灭后 既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天我们就通过探究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化学的奥秘。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 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提示学生用水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蜡烛的密度) 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 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
态石蜡储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 ] ( 4) 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 [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焰芯的温度是最低的。 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继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碳:。 (4)熄灭后:。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部分先碳化 外焰温度最高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 有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2020/12/28 研修班 10 蜡烛哪去了。 是消失了、还是变成了其它物质。 若变成其它物质。 是什么物质。 问题与分析 结论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蜡烛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点燃
讳的是丌要以教育与家自居,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 教师能不家长真诚交流孩子的情况,介绍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得到家长积极地理解、支持和配合。 善于倾听,并能给予积极的反馈 教师要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注意从家长的谈话中吸叏有效的信息,为教学工作、评价孩子积累客观依捤。 同时,还要对家长的说话内容给予相应的反馈,让家长感觉你是在耐心倾听的。 注意谈话的形式与方式 不家长谈话,态度要温和,语势要平稳
碳 +水 点燃 ,请填写如下内容: ①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可观察到蜡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②点燃蜡烛,可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 你如何知道哪层温度最高: 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③将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的火焰分为 焰心 、 内焰、外焰 三个部分。 外焰燃烧得更充分,温度最高,火焰最为明亮。 结论 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说明蜡烛可以气化 ( 2) 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将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特性 1) 生产原料:石灰质原料 (如石灰岩)、粘土质原料 (如粘土、粘土质页岩) 和少量辅助原料(如铁矿粉); 2) 生产过程:两磨一 烧。 建筑材料教案 第 14 页 共 69 页 表 41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 名称 矿物成分 简称 含量 ( %) 密度 ( g/cm3) 硅酸三钙 3CaO178。 SiO2 C3S 37~ 60 硅酸二钙 2CaO•SiO2 C2S 15~ 37
其他物质的变化。 特征:有其它(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木柴燃烧;铁的生锈;往石灰石中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发热、发光等。 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 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一、实验 1和实验 2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实验 3和实验 4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实验
然哲学 ” 的基本理论 ,这构成了哥德尔与爱因斯坦生活的中心目的。 王浩 • 基本问题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基本问题就 是贯穿一门学问发展始终的核心问题,人们通过 不断地重新提出这些问题,从而不断地深化他们对整个理论的领悟。 对基本问题的不断探索,逐渐丰富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增长人类的知识。 • 科学史的基本问题 : 科学 是什么。 • 科学是对自然 、 对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