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志
: “ 寡君少遭闵凶。 ” 杜注: “ 闵,忧也。 ” 《汉书 武帝纪》:元朔五年(前 124)夏六月诏曰: “ 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 《说文》: “ 删,剟也。 ” 段玉裁注:凡言删掇剟者,有所去即有所取。 „„ 删取,犹节取也, „„ 删其要,谓取其要也。 《汉书 李寻传》: “ 落脉通 ” 颜注: “ 落,谓经络也。 ” 石: 砭石。 颜师古注: “ 即石箴也
对别人有所称赞,就一定先对他有所试验。 」 唐尧虞舜的兴隆,商朝周朝的盛世,孔子的德业,是已经经过试验而有成效的。 但是迷惑的人已经失去了(儒家经典中)精深微妙的道理,而邪僻的人又追随时俗任意曲解附会经书的道理,违背离开了圣道的根本,只知道以喧哗的言论来博取尊宠。 后来的学者依循着去做,所以五经的道理就乖谬分离,儒学就逐渐的衰微的;这就是那些邪僻的儒着所留下来的祸患啊。 道家这个流派
所以孔子说:“我还赶上了史书中 的缺疑不写的地方,现在连缺疑不写的地方也没有了 !”大概是对字渐渐不正确而感到悲哀。 《史籀篇》,是周朝时的史官用来教学童的书,字与孔氏壁中的古文字体相异。 《苍颉》七章,是秦朝丞相李斯所作的;《爰历》六章,是车府令赵高所作;《博学》七章,是太史令胡母敬所作;文字大多取自《史籀篇》,但篆体又差别很大,造就是所谓的秦篆。 这时候已开始创造隶书
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 又以六體試之,課最者 以為 尚書 御史史書令史。 【顔注】 韋昭曰:「若今 尚書 蘭臺令史也。 」 臣瓚曰:「史書,今之太史書。 」 吏民上書,字或不正,輒舉劾。 」 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 【顔注】 師古曰 :「古文謂孔子壁中書。 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 篆書謂小篆,蓋秦始皇使程邈所作也。 隸書亦程邈所獻,主於徒隸,從簡 易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