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
中一份的数 叫 分数单位。 如, 的分数单位是。 3231问题: 分数单位的分子都是( ),为什么。 分数单位的分母怎样确定是几。 里面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21 2 的分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15
7 2 四 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二、判断 把单位 “ 1” 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 1 和 单位“ 1” 相等。 ( )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5份,取其中的 2份,就是。 ( ) 52 √ 一堆糖,平均分成 2 份, 每份是这堆糖的。 ( ) ( ) 12 一堆糖,平均分成 2 份, 每份是这堆糖的
米 ﹎﹎ 米 ﹎﹎ 米 ﹎﹎ 厘米 ﹎﹎ 米 ﹎﹎ 米 4 100 6 100 4 6 1厘米 把 1米平均分成 1000份。 1 1000 米 ﹎﹎ 米 ﹎﹎ 米 ﹎﹎ 米 ﹎﹎ 米 1毫米 6 1000 13 1000 1 10 3 10 7 10 一位小数 100 1
,及时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 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真正贯彻这个教学目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 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经历新知呈现的过程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里
加数 = 和 另一个加数 58 + 61 =( ) 119。 ( ) =11958 61 ( ) =11961 58 和 = 加数 +加数 被减 数 减 数 = 差 169 54 =( )。 115 ( ) =169115 54 ( ) =54+115 169 差 =被减数 减数 减数 =被减数 差 被减数 =差 +减数 和 = 加数 + 加数 加数 = 和 另一个加数 差 = 被减数 减数
治力量。 总之,清政府一方面以治术笼络政策,收拾民心。 另一方面以武力高压政策,镇压反抗,钳制思想。 在笼络与高压两种手段互为运用,更严防满汉混杂,造成种族界限,在“又屠杀,又奴化”的政策下,民生凋敝、危机四伏,民族仇恨由是加深,于焉反清运动伺机而起。 反清运动在思想上、意识上充斥其间,会党如天地会、白莲教以及天理教的反清,农民之反清思潮,川流不息。 各族人民群众奋起投入反抗封建王朝压迫的队伍中
06142 .. 两个外项的积是 40= , 两个内项的积是 60= , 96 96 也就是 60 = 40 ( ) 内项 ( ) ( ) ( ) 外项 外项 内项 60 = 40 ∶ = 60∶ 40 40606142 .. 60 = 40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 比例的基本性质。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52156 : 因为52208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 1 认识图形的放大 分析题意: 出示例 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图 1长是 8 厘米、宽是 5厘米。 图 2长是 16厘米、宽是 10厘米 数据比较: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 宽呢。 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 2倍,就是把图形按 2: 1的比放大。 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认识图形的缩小
数 相除 又叫做两个数的 比 可以写成: 可以写成: 可以写成: 15:10 10:15 42252:90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 前项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 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 比值。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前 项 比 号 后 项 比值 15 : 10 = 15 247。 10 23 = )或( 1 .5211你知道怎么求比值吗。
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 4 道算式。 把这 4 道算式分成两类 ,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 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 50> 100 X+ 50=100 X+ 50< 100 X+ X=100 第二种: X+ 50> 100 X+ X=100 X+ 5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