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虫是油菜的主要虫害,在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同时还是油菜病毒病的传播者,如防治不力,将会给油菜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在油菜的各个生育期进行蚜虫防治十分重要。 1、苗期早治育苗移栽的油菜在苗床期,直播油菜在 5 叶期前,其叶片嫩绿,易受蚜虫危害。 苗期蚜虫多聚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造成菜苗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油菜蚜虫可用 40%氧化乐果乳剂 1000 倍液,或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耕松土中耕松土可以切断一部分根系,对油菜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推迟油菜的生育进程。 松土还可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增强土壤透气性能,有利油菜植株正常生长。 合理追肥及时追施速效氮肥,能加强植株的营养生长,而削弱其生殖生长。 但施肥要因苗制宜,如播种早、植株生长旺盛且已抽薹的,则一般不宜施肥;对于黄瘦的抽薹苗,则应及时重施速效氮肥,这样不但能预防或减轻抽薹、开花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油杂 1 号” 选育单位:重庆市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三峡所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29A 与恢复系 99制而成。 产量表现:2001 年参加重庆市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13718 公斤,比对照增产2154。 在 2002 年重庆市油菜区试中,6 个参试点平均亩产 13817 公斤,比对照种中油 521 增产 1412。 在 2002 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 12715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浙双 6 号品种特性:浙双 6 号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2003 年通过国审。 双低、甘蓝型、高产类常规品种,全生育期 234 天,株植高 160 厘米左右,苔茎粗壮。 分枝多,角果粗长,籽粒大,千粒重。 含油量 芥酸含量 硫甙含量 g。 浙北一般亩产 160 公斤,高产田块亩产可达 225 公斤。 栽培要点:1、适时早播。 移栽油菜 9 月下旬播种,11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0 号在南通试种成功 昨日,江苏南通市秦油 10 号油菜新品种观摩会在我市召开。 来自南通各县市区的农业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与会人员参观了悦来镇悦合村的秦油 10 号示范田,对该品种的长势和性状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 据了解,悦来镇从 2005 年开始试种秦油 10 号,去年秋播时示范种植了 120 亩,今年预计亩产在 500 斤以上。 南通市农业局副局长范袁斌表示,秦油 10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蛾是油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严重时可达到绝产的程度,一切般在油菜的一生中可发生 3,而且世代重叠,给防治增加了难度。 现将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预测检查及时防治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尤其是上一年发生严重的地区,注意下一年的发生。 当油菜幼苗长到 8叶的时候进行田间检查,如每平米幼虫达到 20 头以上,就应立即进行药剂喷打 3才能有效的控制危害。 二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状多在开花期表现症状,轻的荫荚不实,重的苗期开始显症。 常见的有:一是矮化型植株矮化,花序、花、角果间距缩短,花蕾、幼荚大量脱落,角果畸形扭曲或短缩分枝丛生或分枝节位低,基部 2分枝多,虽不断开花,但不结实茎和花序顶端黄白色,萎缩干枯,茎表变为紫红或蓝紫色,皮层具纵向裂口叶变紫红色至暗绿色,有紫色斑块,叶脉黄色,叶片小,皱缩,质厚脆根肿大,根系发育不良,表皮龟裂呈褐色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一)黄叶症1、苗期氮肥不足,叶色呈均匀黄绿色或黄色,茎下部叶叶缘有的发红并逐渐扩大到叶脉,出现黄叶现象。 每亩可用尿素 710 公斤或碳铵 1520 公斤或人粪尿 1000 公斤对水浇施,还可用 1%尿素液进行叶面喷施。 2、苗期缺硫,叶片小而少,叶色呈淡绿色发黄,可结合中耕亩施石膏粉 5 公斤。 3、叶片只黄不枯而后脱落,属酸害黄叶,每亩可施 50 公斤石灰或 50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耕松土中耕松土可以切断一部分根系,对油菜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推迟油菜的生育进程。 松上还可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增强土壤透气性能,有利油菜植株正常生长。 合理追肥及时追施速效氮肥,能加强植株的营养生长,而削弱其生殖生长。 但施肥要因苗制宜,如播种早、植株生长旺盛且已抽薹的,则一般不宜施肥;对于黄瘦的抽薹苗,则应及时重施速效氮肥,这样不但能预防或减轻抽薹、开花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耕松土中耕松土可以切断一部分根系,对油菜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推迟油菜的生育进程。 松土还可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增强土壤透气性能,有利油菜植株正常生长。 合理追肥及时追施速效氮肥,能加强植株的营养生长,而削弱其生殖生长。 但施肥要因苗制宜,如播种早、植株生长旺盛且已抽薹的,则一般不宜施肥;对于黄瘦的抽薹苗,则应及时重施速效氮肥,这样不但能预防或减轻抽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