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油菜育苗中期,一般控制肥水,进行蹲苗,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增加碳素含量,利于幼苗从发叶期顺利过渡到壮苗充实期,达到培育壮苗的目地。 但油菜苗的发根力与体内的氮素水平密切相关,苗株体内的氮素含量低则发根力弱。 因此,油菜在起苗前要追施一次送嫁肥,提高油菜苗体内的含氮量,增强发根力。 此外,送嫁肥的施用因到移栽的间隔时间短,油莱苗移栽到大田后可依靠其体内自身养分的积累维持生命活力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疯花不实,即发病的植株到成熟时,仍陆续不断开花。 不能正常结实。 这种油菜的生理病害主要发生在甘蓝型油菜上,但近年来在白菜型油菜上也有发现。 发病以后一般至少减产 2 一 3 成,严重的甚至很少收获,是浙江、湖北、湖南等省一些地区扩大种植甘蓝型油菜值得注意的问题。 油菜是一种需硼多的作物。 据分析作物花的柱头、子房、雄蕊、雌蕊含硼量较多。 硼可以促进花粉的萌发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三四”实践证明,油菜高产,关键是要做好二保、三变、三沟、冬三喷、春四喷。 二保即保良种,保秧龄。 品种的选择必须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配套作物相适应,如与双季稻配套,宜用中熟偏早的品种;与一季稻和旱土作物配套,可选用迟熟品种。 根据前作的收获期,确定油菜的移栽期,以秧龄 3035 天、最迟不超过 40 天为原则播种育苗。 三变油菜地必须精细整理,结合施足底肥,使大土变细土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长过嫩的油菜,应及时增施速效磷肥和钾肥。 一般可追施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每 667 平方米施草木灰 400 公斤500 公斤,或过磷酸钙 10 公斤15 公斤和氯化钾 5 公斤8 公斤;也可用 酸二氢钾喷雾二三次。 适时施足腊肥。 一般以迟效的农家肥为主,冬至后在油菜行间追施土杂肥或火土灰,可提高地温 3。 每 667 平方米可施猪牛粪肥1000 公斤,或土杂肥 2500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身具有一定的抵御严寒的能力,但由于越冬期间的冷空气侵袭、品种选用不科学、播栽期偏晚、施肥管理措施应用不当等原因,往往引起油菜冻害,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 因此,针对冻害类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预防或减轻冻害的发生,确保油菜安全越冬,提高油菜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 通过引种试验,确定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高产优质抗寒品种。 2、改革种植方式。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易遭受不同程度的低温冻害。 当日平均气温降至 5以下时,油菜便停止生长;当降至 0时,便会造成轻微冻害;当气温短时间在,其叶片便出现受冻症状,在低温时,其冻害率可达 20%减产严重。 一、冻害类型:于播种过迟,耕作粗放,油菜苗瘦小,根系入土浅,当冬季土壤水分冻结后,土层抬起,根系就被扯断外露,导致幼苗冻死。 此类冻害在干旱年份尤为严重。 当气温降到叶片细胞间隙结冰而受害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苗补缺当油菜移栽成活后应及时查苗补缺,减少缺窝缺株,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及时追肥早施、勤施苗肥。 要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生长期,以追肥为主要手段,促进苗势升级。 以施速效氮肥为主,对缺磷、钾的土壤,要补磷、补钾,以防缺素僵苗。 一般在移栽成活后,及时追施第一次苗肥,以利促进冬前幼苗生长。 重施腊肥越冬前或越冬初期,在油菜行间增施土杂肥、圈肥、人粪尿、草木灰等肥料,可提高地温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在冬季往往会形成大量“红叶苗”,其成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是:缺氮植株矮小,新叶出生慢,叶片少而小,呈黄绿色至黄色,叶缘呈红色。 防治措施:每亩追尿素 810 千克或碳铵 2030 千克,或者用 7501000 千克人粪尿对水浇施;后期缺氮,用 12%尿素溶液叶面喷施。 缺磷植株矮小,出叶延迟,叶面积小,叶色暗绿,缺乏光泽,边缘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冬季保苗,可因地制宜地采取中耕培土、盖草保护、灌水防冻、冻后管理、重施腊肥、喷叶面肥、防治病虫害、控制抽蕾等措施。 中耕培土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改善通透性,提高表土温度。 施肥前中耕,施肥后壅根,以利于增温。 日平均气温下降至 0时在油菜行间扒土,盖土杂肥,大苗培根、壮苗培心、小苗盖根。 盖草保护冻害来临前,在油菜上覆盖一层作物秸秆或撒一层草木灰,以减轻寒风侵袭危害。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冬季保苗,可因地制宜地采取中耕培土、盖草保护、灌防冻水、冻后管理、重施腊肥、喷叶面肥、防治病虫害、控制抽薹等措施。 中耕培土破除土壤板结,改善通透性,提高表土温度。 施肥前中耕,施肥后壅根,以利于增温。 日平均气温下降至 0时在油菜行间扒土,盖土杂肥,大苗培根,壮苗培心,小苗盖根。 盖草保护冻害来临前,在油菜上覆盖一层作物秸秆或撒一层草木灰,以减轻寒风侵袭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