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分甘蓝型和白菜型两大类,不同类型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不同,一般甘蓝型为 1:菜型为 1:面主要就甘蓝型油菜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进行描述。 甘蓝型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有较大的差异,播种至苗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 苗期至抽苔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 亩产 150 公斤油菜籽,一般需亩施猪牛栏粪 500镁磷肥 40斤、钾肥 15斤、尿素 25斤、硼肥 斤、锌肥 斤。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防” 水逐渐增多,清沟沥水,防渍是田间管理的当务之急,必须着手全面清理“三沟”(主沟、围沟和厢沟),彻底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力求多雨季节,做到“雨住田干”,严防渍涝死苗发生。 养分的需要量大,年前要注意施好薹肥,一般每 667 平方米施尿素 10 公斤左右,追肥时最好结合培土壅蔸进行。 入春后对薹肥不足、花前叶色明显落黄、有缺肥和早衰现象的,始花期每 667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饼粕用作饲料未脱壳的高硫苷饼粕,难以作饲料,目前都在致力于培育低硫苷油莱品种或将高硫苷菜籽饼粕去毒。 同时饼粕中存在的抗营养物质植酸、酚类也影响饼粕的利用价值,因为酚类易与蛋白质形成致密的不易腐败的不透水鞣质,影响动物对蛋白质的吸收。 植酸是强金属络合剂,作饲料时易造成禽畜缺锌、铜、钙等无机元素,它又是抗营养物质,易与蛋白质及金属离子结合成三元复合物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苗期发病,影响油菜一生,尤以白菜型品种为重。 滑县油菜种植多以白菜型为主,甘蓝型品种少。 每年发病率在 20以上,不但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而且降低含油率,导致品质下降。 一、不同品种类型发病症状识别白菜型油菜发病多发生在新生嫩叶上,初期叶脉变黄白色呈半透明状。 由叶片基部向尖端发展,严重时叶片皱缩,颜色深浅不一,形成花叶症状,发育受阻,抗寒力减弱,严重者往往在越冬期间死亡。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湿”抗旱播种 长江以南地区 9 月上中旬油菜播种出苗期常遇较长时间秋旱,油菜播种后不能按期出苗或出苗不齐。 采用“三湿”播种方法,可使油菜出苗快而整齐,即使遇到连续晴天,也能保证 45 天出齐苗,植株生长快而整齐,能节约用水,减少抗旱保苗用工。 苗床湿苗床整理好以后,用清水加适量稀薄粪水淋浇,使苗床 610 厘米土层湿透,保证在油菜播种后 34 天发芽期内土表不变干发白。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麦“立春”苗情一、油菜本期苗情考查汇总,本区目前油菜平均单株叶令 ,绿叶 ,新增叶 ,单株平均叶面积 方厘米,根颈粗 米,米。 各项考查指标比上年同期都有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叶面积一项,比上年同期净增 方厘米,增幅达 可见目前油菜长势总体比较理想。 “立春”节过后,气温逐渐回升,油菜长势也将随之加快,目前本区油菜已经打好了高产基础,而春后是搭丰产架子的时期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双翅目,潜蝇科。 别名甘蓝斑潜蝇。 分布在台湾。 寄主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偶而为害豌豆和番茄。 为害特点成虫把卵产在叶部组织里,幼虫在叶肉与表皮之间潜食,形成曲折线形白色食痕,有的潜痕密布,致叶片黄化或焦枯。 形态特征成虫头部下端、触角、口须黄色,胸部黑色;中胸侧板上面 13 及胸腹板上绿黄色,足基节、腿节黄色,胫节和基节褐色;腹部黑褐色,光滑;背板后缘黄色,第 9 背板褐色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旺施肥防害莫忘 开春后,油菜将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双旺”期。 此期油菜需肥量大,病虫害多,抓好田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重施苔花肥月中下旬至月中旬,当油菜苔高厘米时,要重施苔肥,每亩施硫酸铵公斤或尿素公斤。 对冬季不发、迟发,或冻害严重、苗势差的油菜,应适当早施、多施。 施用花肥对提高结荚率、减少阴荚、防早衰、增粒重等具有重要作用,可在初花期亩施尿素公斤。
2、交油菜施硼,与不施硼的对比,油菜分枝增加 株角果增加 退化数减少 角果粒数增加 粒重增加 667平方米增产 产 对于优质杂交油菜而言,大多数土壤都缺硼,施硼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特别是由花岗岩、砂岩、石灰岩、第四纪红色黏土等母质发育的土壤及相应的稻田为缺硼比较严重的土壤,其有效硼平均只有 克,低于缺硼临界值 克,尤其要对杂交油菜施用硼肥,施硼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施用方法作基肥施用。
2、000 公斤1200 公斤、过磷酸钙 20 公斤25 公斤、氯化钾 5 公斤6 公斤,混和拌匀堆沤 7 日10 日后施于厢面,在整地时均匀地施于土表层。 三、播种湘西、湘北两熟制地区于 9 月上中旬播种,三熟制地区于 9 月 20 日前后播种。 湘中地区可推迟 3 天5 天,湘南可推迟 7 天10 天。 每 667 平方米苗床播种量为 斤斤。 播种前先按厢定量分种,做到逐厢均匀撒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