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的需肥特性油菜是一种需肥量较大而又耐肥性较强的作物。 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其他作物多;对磷、钾、硼的反应敏感;油菜的主要营养元素可通过副产品返回土壤,因此,油菜是用地养地结合的作物。 2、油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特性1、氮:幼苗期是氮素营养的临界期。 苗期氮素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 45%。 蕾苔期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很旺盛,是油菜需氮最多的时期。 2、磷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浇水抗旱。 稻田油菜有灌水条件的要尽可能灌水抗旱,坚决遏住旱情蔓延的趋势。 板田免耕油菜适宜于灌水抗旱,可采取沟灌的方式,水灌到沟深的 2/3处,让水渗透湿润土壤。 但要防止淹灌、漫灌和久灌,以免土壤缺氧。 翻耕直播或移栽的油菜灌水时易出现土体下沉而伤害根系,要注意方法,但最好与旱土油菜一样采取淋水的方法,并结合施肥一并进行。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尽量降低冻害对油菜造成的损失,我们建议广大农民在冻害解除后,对部分没有完全冻死的油菜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油菜的春后生长,增加油菜分枝数量,减轻灾害影响。 1、清沟沥水,培土壅根。 在油菜田解冻后撒施火土灰或草木灰,并及时向叶面喷清水,防止油菜缺水死苗;出现拔根现象的油菜,及时碎土培蔸 7 至 10 厘米厚,防止断根死苗;解冻后可利用清沟的土壤进行培土壅根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冬季保苗,可因地制宜地采取中耕培土、盖草保护、灌水防冻、冻后管理、重施腊肥、喷叶面肥、防治病虫害、控制抽蕾等措施。 中耕培土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改善通透性,提高表土温度。 施肥前中耕,施肥后壅根,以利于增温。 日平均气温下降至 0时在油菜行间扒土,盖土杂肥,大苗培根、壮苗培心、小苗盖根。 盖草保护冻害来临前,在油菜上覆盖一层作物秸秆或撒一层草木灰,以减轻寒风侵袭危害。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全市共播栽油菜近 8万亩,其中,移栽油菜面积占 90%以上。 总体上看,当前油菜苗情不如往年。 主要由于 10 月中旬以后的持续干旱,影响了油菜种植质量。 其中,直播油菜播种期普遍偏晚,出苗不齐,杂草较多;移栽油菜长势呈现两个极端,一方面,由于干旱缺水,移栽期推迟,造成高脚苗多,移栽质量差,容易发生冻害和倒伏;另一方面,由于入秋以来,气温一直偏高,使早移栽的油菜生长偏旺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冬季保苗,可因地制宜地采取中耕培土、盖草保护、灌防冻水、冻后管理、重施腊肥、喷叶面肥、防病治虫、控制早薹等措施。 中耕培土: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改善通透性,提高表土温度。 施肥前中耕,施肥后壅根,以利于增温。 日平均气温下降至 0时在油菜行间扒土、盖土杂肥,大苗培根、壮苗培心、小苗盖根。 盖草保护:冻害来临前,在油菜上覆盖一层作物秸秆或撒一层草木灰,以减轻寒风侵袭危害。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阴时晴,光照不足,土壤水分饱和,严重影响油菜正常生长。 因此,各地要克服不良天气的影响,因地制宜加强冬春管理,防止甘蓝型油菜大面积紫红叶的发生。 1、开沟排水,降湿防渍油菜苗前期和苗后期叶片、根系生长状况与抗寒性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来年的油菜产量。 因此,各地晚茬油菜田必须抓紧时机,开好畦沟、腰沟和边沟,做到“三沟”相通,雨停沟干。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田块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肥不足或未施用腊肥的油菜田,早施春肥是夺取高产的关键,一般亩施尿素 710 公斤。 巧施薹肥,增施钾肥蕾薹期是油菜春发搭架子的关键时期,此时需肥量较大,约占总需肥量的 50%。 基肥和腊肥施用不足苗势弱,长势差的田块应早施,重施抽薹肥,薹高 35 厘米时,每亩施尿素 5 公斤加钾肥 15 公斤或三元复合肥 3035 公斤。 苗势过旺的田块抽薹肥应适当迟施轻施。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月底至 10 月初播种,12 上旬收获;第二茬于 12 中旬播种,翌年 3 月上旬收获,收获后最好接一茬茄果类蔬菜。 温室油菜生产最好采用育苗方法栽培,苗龄在 30 天左右。 一、育苗移栽播种后至出苗前白天保持温度 2025,夜间 15左右;出苗后白天保持温度 1520,夜间 10。 23 片真叶时分苗,株行距 6 厘米见方。 苗期不旱不要浇水,旱时浇小水并加强通风。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间苗、早定苗一般在油菜 23 叶期间苗,在 45 叶期定苗。 78 叶期适当控制肥水,进行蹲苗和抗寒锻炼,同时做好中耕和防治病虫害工作。 适时适量喷施多效唑,以培育油菜壮苗过冬。 适时浇越冬水浇越冬水不仅能满足油菜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而且还能提高地温,有利于油菜根系生长发育,防止冻害发生。 越冬水应在连续 5 天日平均气温在5左右时浇灌。 浇水太早易造成油菜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