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植草菇具有出菇快(播种后 67 天可现蕾),杂菌少(鬼伞等杂菌很少),周期短(89 天可收完第一批,三批收完只需 1718天),产量高(生物学效益一般为 24%32%)等优点。 选料:当年油菜收割脱粒后,油菜壳规程起来,防止雨淋。 选用油菜壳颜色金黄的作料。 培养料的配制:先反料曝晒 23 天,再配制培养料:油菜壳 90%、石灰 3%、草木灰 5%、麦麸或米糠(需 23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经过适宜的苗床期生长后,就要移栽转入大田生长。 油菜移栽可分为 2 种类型:一是板田移栽,就是在前作收获后,不用机耕和人工翻地,而按照一定的行株距直接在板田上移栽;另一种是耕翻移栽,在前作收获后,进行翻耕整地,作畦,然后按照一定行株距移栽。 油菜的移栽方式主要为沟栽、穴栽和平栽 3 种。 沟栽。 按规定的行距,在厢面定植的行距线上用锄头开浅沟,再按一定株距,将苗提直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油菜) 品种名称:杨油 6 号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鉴 15加拿大 2 号/马努/杨油 1 号/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常规种,全生育期平均 234 天。 苗期半直立,叶色淡绿,子叶肾状,花黄色。 平均株高 164 厘米,一次分枝数 ,单株有效角果数 370 个,每角粒数 22 粒,千粒重。 菌核病发病率 病指 毒病发病率 病指 抗菌核病和病毒病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12 日晚至 13 日普降大雪。 由于入冬以来气温偏高,油菜生长较旺,据安庆市 1 月上旬调查,长势较好的油菜开盘度在 70 厘米以上,单株绿叶数达 13片以上,根茎粗 2 厘米左右,同时部分生长过旺和生育期短又早播的品种出现早苔现象,这次大雪和雪后降温有利于减缓油菜的生长发育进程,杀死部分越冬害虫和病菌,减轻春季病虫危害。 但是大雪引起低温、冻害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植优质杂交油菜已成为广大农民朋友的首选品类。 然而,油菜种子品牌大战、品种大战、宣传广告大战愈战愈烈,各地种子市场硝烟弥漫,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无所适从。 如何选择油菜种子,现根据资料分析如下:一是注意品种定向。 根据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专家的意见,结合了解到情况确定购买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种子;二是选择正宗种子店。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种子经营主体增多
2、。 适宜全疆冷凉地区种植。 在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992000 年油菜第 8 轮品种区域试验中,从 2 年多点试验结果看,芥菜型油菜杂交种新油 14 号产量最高,2 年试验均位于参试品种的首位。 2 年平均折合亩产 产油 别较新油 11 较新油 9 号增产 增产极显著。 品种丰产性及其稳定性分析评价中,新油 14 号在 4 个参试点中均表现出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和较强的适应性。
2、黑色,导致小麦植株失水干枯而严重减产。 2、防治方法(1)防治时间:小麦初发病或出现中心病团的时候施药防治。 (2)药物及用法:每亩用 15%粉锈宁 100 克,兑水 50斤喷雾或每亩用秀特 30 毫升,兑水 50斤喷雾。 二、小麦赤霉病1、症状及为害:小麦赤霉病又称烂头麦,主要为害小麦穗部。 扬花期感染花药,后扩散到颖壳上。 初为水渍状病斑,再变为褐色,气候潮湿时穗部产生粉红色霉状物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育壮苗是夺得油菜高产的基础与关键。 而培育油菜壮苗,坚持稀播、严格控制单位面积播种量、确保油菜苗单株营养面积,则是其必备措施之一。 播期、商情适宜情况下,每亩苗床播种量在 500 克左右即可。 油菜育苗时,应施足底肥、多施农家肥、精整苗床基础上,一是要保证苗床面积,使其与大田比例在 156 左右;二是要控制种子用量,每亩苗床播量不能超过 800 克;三是要间苗、定苗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9 号(油菜)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 234 天。 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2缺刻,顶裂片半椭圆形,叶缘浅波状,花瓣较大,覆瓦状,鲜黄色,种皮黑褐色。 平均株高 155 厘米,一次有效分枝 8 个,单株有效角果数 506 个,每角粒数 ,千粒重。 病指 毒病发病率 病指 感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性中等。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油菜 品种来源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于 1989 年从荣选/372/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的双低优质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特征苏油 1 号属半冬性中熟型油菜品种,全生育期 238239d,成熟期在 5 月 25 日左右,与荣选、汇油 50、秦油 2 号等相似。 苗期呈半直立,叶片较宽大而多,叶色偏深绿,生长量大,长势强,繁茂性好。 抽薹及始花期略晚,开花集中,籽粒灌浆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