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2、产 2002度续试,斤,比对照中油 821 增产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中油 821 增产 2002度参加长江上游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中油 821 增产 2002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127 公斤,比对照中油 821 2003度参加长江中游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中油 821 增产 2002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田套播油菜是一项轻型、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不仅免除了育苗、耕作、整地、移栽等工序,而且解决了水稻成熟期偏迟,影响直播油菜安全越冬的问题。 在常规栽培情况下,稻田套播油菜只要配以相应的栽培措施,能获得与移栽油菜相似或更高的产量,并能遏制水稻秸秆焚烧,促进稻草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几年实践证明,稻田套播油菜一般每亩可节省用工 3,节本增效
2、越少,壮苗就越多;留苗越多,壮苗越少,弱苗就越多。 (二)早施、施足苗肥实验证明,苗期缺氮 15 天或缺磷 25 天,油菜产量分别会减少 移栽后 5 天追肥的比移栽后 20 天追肥的油菜增产 说明不但要追施苗肥,而且要早施,才能促进早发壮苗。 施肥方法应根据幼苗需肥量逐渐增多的特点,先淡后浓,由少到多,以速效氮肥为主的追施原则。 在干旱的地区和年份,施肥应结合供水,即带水追肥,以水促肥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须稳施、重施薹肥。 油菜薹肥施用掌握植株早发稳长、不早衰、不贪青迟熟为原则。 对长势差、抽薹早、有早衰趋势的油菜田早施多施薹肥;抽薹时植株叶片大、薹顶低于叶尖的油菜田少施薹肥。 高产条件下油菜植株生长旺盛,群体叶面积过大的田块应推迟施用薹肥,一般推迟到油菜薹高 20 厘米左右时施用。 清理田间沟系对没有建立田间沟系或墒沟堵塞严重的油菜田,抓住油菜尚未发枝、操作便利的时机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油菜(季播种、秋季收获的一年生油菜。 但在春寒地区,需要迟至 5 月才能播种,早熟品种可在 7 月收获。 主要分布于油菜不能安全越冬的高寒地区,或前作物收获过迟冬前来不及种植油菜的地方。 中国北方、西部和东北部,以及欧洲北部等高纬度或高海拔低温地带,增以种植春油菜为主。 加拿大几乎全为春油菜,由于一般是在 5 月播种,亦称夏油菜。 春油菜的生长发育迅速,一般在 24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生育期短,40 天50 天一茬,较易栽培管理。 青嫩、油亮的小油菜是城乡居民过年过节时必不可少的蔬菜佳品,而且现在人们更注重它祛病强身的药用价值。 油菜可治疗肿痛不适、血痢等症,深受人们喜爱。 现将春节上市的油菜最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品种应选择冬性强、耐寒、耐贮运、抗病、丰产的青帮油菜、南农矮脚黄、四月慢和五月慢等优良品种。 须进行育苗移栽。 其最佳播种期为 11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季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春季是油菜菌核病的盛发期,尤以春雨多的年份易流行,更要精心治好该病。 根据经验,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清沟排渍春季雨水增多,油菜田易遭受渍害,轻则影响油菜根系的呼吸作用与吸收能力,重则造成油菜烂根烂茎,影响产量,且因田间湿度大,易发病流行,要及早清沟降渍。 二、中耕松土在油菜现蕾至开花期中耕培可切断菌核产生的子囊果栖,对减轻病害发生有明显作用
1、1)寒潮来临前撒施暖性农家肥料,保护分蘖节不受冻害。 (2)灌水。 对已经拔节的小麦田块,有条件的在寒潮来临前进行灌溉,可以调节地温,减轻冻害。 (3)熏烟。 寒潮来临时或寒潮过后,用秸秆、麦糠、牛粪等在田头熏烟,可以提高地温。 (4)喷施土面增温剂和抗寒剂,提高植株抗寒性。 减灾措施有:(1)及时追肥。 小麦没有追施返青拔节肥的,灾后及时追肥,每亩追施尿素 810 公斤。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选越冬性强、耐寒、耐贮运、抗病、丰产的青帮油菜、南农矮脚黄、四月慢和五月慢等优良品种。 培育壮苗:早春上市油菜多是间作套种的速生叶菜,必须进行育苗移栽。 先用 25水浸种 34 小时,再放到 20下催芽24 小时即可出芽。 播种床每平方米施入 12 公斤优质腐熟有机肥,再加入少量三元复合肥,翻耕耙平踏实,浇水播种,每平方米可撒籽 1520 克,覆土 1 厘米厚
2、。 一般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的比例为 15细整地,施足基肥油菜种子细小,顶土能力弱,因此,苗床整地必须精细。 要求做到土垡细碎,表土疏松平整,干湿适度,为种子萌发、根系伸展、幼苗生长创造条件。 苗床基肥要施足,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氮、磷、钾、硼配合。 每亩苗床施农家肥 20003000 公斤、尿素 12 公斤、硫酸钾 公斤、硼砂 斤、过磷酸钙 2025 公斤、拌匀后结合整地施于表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