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衡施肥方法甘兰型油菜是一种耐肥作物,对 N、K 需要量较大,对 P、B 反应敏感,施肥是调节其营养生理过程以致影响油菜产量与品质的一项最灵活、最重要的措施。 合理施肥必须根据产量指标来确定施肥水平,具体施肥量和各种元素的配比,要与土壤的养分含量相适应,并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优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中等肥力田块,在施足有机肥、施好微肥的基础上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兰型油菜是一种耐肥作物,对 N、K 需要量较大,对 P、B 反应敏感,施肥是调节其营养生理过程以致影响油菜产量与品质的一项最灵活、最重要的措施。 合理施肥必须根据产量指标来确定施肥水平,具体施肥量和各种元素的配比,要与土壤的养分含量相适应,并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优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中等肥力田块,在施足有机肥、施好微肥的基础上,油菜目标亩产达到220240亩施尿素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油 15” “沪油 15”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系(原编号 9715)。 1998 年和 1999 年参加市油菜区域试验,在 1998 年的市区试中,“沪油 15”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汇油 50”增产 在 1999年的市区试中,“沪油 15”平均亩产 斤,平均比对照“汇油 50”比“沪油 12”增产 1999 年“沪油 15”,平均亩产达 斤
2、复种,9 月中下旬油菜成熟收割后又可种小麦,巧填土地休闲空缺。 基肥夏季麦收后应抢伏天深耕,清除杂草,平整耙磨,施足基肥,因油菜籽粒小,播种时容易压籽,因此,要早深耕,细整地才能保证全苗,有利根系的发展,播种时应增施有机肥和无机磷肥,一般亩施有机肥 15002000公斤,磷肥 3050 公斤。 用种肥复种油菜生育期短,发育快,营养弱,适时早播有利于延长营养和生长时间,增加分枝和花芽数
2、、“打假扶优重点保护企业”及“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 荣誉称号。 2002 年通过了000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豪”牌水稻、油菜、小麦良种评为 2002年中国西部农博会名优产品。 “九五”以来,培育出多个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如绵油 11号、绵油 12号等。 育成的品种广泛适应于长江上中游油菜产区及部分春油菜产区种植。 在甘蓝型高产优质杂交油菜
2、担兑水 5浇施,定苗后用人畜粪加5 公斤尿素浇施,5 叶期后注意控制肥水,移栽前 7 天施送嫁肥,每亩施尿素 化学调控:三叶期每亩苗床用 15%多效唑 50 克或 5%烯效唑 20 克,兑水 50 公斤一次性均匀喷施,切勿反复重喷。 防治病虫草害。 二、大田移栽 1、精细整地,适时移栽:前茬收获后,及时翻犁整地,畦宽 2 米,要求畦沟、腰沟、围沟配套。 移栽时苗龄一般 35,要求达到矮脚七叶
2、施 5斤尿素,在缺磷钾的土壤中,如基肥未施磷钾肥,应补施磷钾肥;苗后期追肥应视苗情和气候而定。 一般每亩施高氮复合肥 8斤。 春性强的品种或冬季较温暖的地区宜早施,冬季气温低或三熟油菜区可适当晚施。 三、稳施薹肥。 油菜薹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植株迅速抽薹、长枝,叶面积增大,花芽大量分化,是需肥最多的时期,也是增枝增荚的关键时期。 因此要根据底肥、苗肥的施用情况和长势酌情稳施薹肥。
2、土壤蓄水与供水的能力。 但其膜孔易与种子错位,需要放苗,操作困难,费工费时,且播种质量不易保证,少量降雨难以集流根部。 从目前生产现状看,还无专门的播种机具。 这种方式适宜高海拔地区推广。 二、油菜膜侧沟播栽培。 选用幅宽 40 厘米的地膜,起垄后覆膜、垄中心线相距50 厘米,在两膜之间 25 厘米处开沟播种 1 行油菜,株行距分别为 米和50 厘米,留苗密度为 1 万株/亩。 油菜膜侧沟播
2、间追施火土灰或土杂肥,可提高土温23,起到冬施春发的作用,每亩施 10001500 公斤猪、牛粪,或25003000 公斤土杂肥。 六、叶面喷肥油菜越冬期间叶面喷施磷、钾肥,可提高抗寒能力,如磷酸二氢钾、活力素、惠满丰溶液。 对缺硼的油菜再喷施 硼砂溶液。 七、盖草保护冻害来临前,在油菜叶面上覆盖一层作物秸秆,可减轻寒风直接侵袭油菜根部。 也可在油菜叶片上撒施一层草木灰。 八
2、栽。 油菜收获后耕翻整地,每亩基施腐熟粪肥 1000 公斤、复合肥 50 公斤。 宽窄行种植,大行距 93 厘米,小行距 40 厘米,株距 20 厘米,每亩栽 5000 株左右。 初花期每亩施碳酸氢铵 50 公斤。 及时搭架绑枝和摘心整枝。 用番茄灵或 2,4花,提高坐果率。 番茄主要病害是脐腐病、病毒病、早疫病等。 防治脐腐病,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肥,防止植株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