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杂油 3 号 湘杂油 3 号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与常德农科所共同选育的三系杂交组合,2001 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产量表现:湘杂油 3 号高产、稳产,1996在常德油菜区试中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湘油 13 号增产 11%,增产显著;1997度常德市区试中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湘油 13 号增产 增产极显著。 1997度省区试中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湘油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期发苗较慢,因此要注意促发壮苗。 根据近年的生产实践,四法可促油菜壮苗。 一、适时播种。 一般杂交油菜冬性较强,可适当提早播种。 利于秋季和冬初气温较高的有利条件,使其“秋发”和“冬发”。 二、施足苗床基肥。 每亩苗床施土杂肥 4000斤、磷肥 25 公斤、氯化钾10 公斤、硼砂 斤,均匀撒施,精细整地。 按照宽 2分畦,开好畦沟,便于管理。 将畦面反复整细、整平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优 3 号” 选育单位:绵阳市新宇生物科研所品种来源:涪化三号属核不育两用系杂交组合,母本是从自育芥甘杂交后代中分离的不育株,再与双低亲本、中双 4 号杂交选育,于 1993 育成,再与恢复系938(自育)选配育成洁优三号。 产量表现:2000 年市油菜区试,7 个点平均亩产 10367 公斤。 2001 年参加重庆市区试,涪优三号 7 个点平均亩产 13387 公斤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身具有一定的抵御严寒的能力,但由于越冬期间的冷空气侵袭、品种选用不科学、播栽期偏晚、施肥管理措施应用不当等原因,往往引起油菜冻害,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 因此,要及时采取防冻保苗措施。 重施腊肥农谚说:“千浇万浇,不如腊肥一浇。 ”这充分说明油菜施腊肥的作用。 腊肥施用时间以“冬至”前 1015 天为宜,一般每亩施猪牛粪12001500 公斤,或土杂肥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试验,油菜越冬期群体每增加 1 张绿叶,最终亩产可增加 15 公斤。 因此,油菜越冬期应重点围绕增加叶片进行田间管理。 中耕松土近年来免耕移栽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采用这种方式栽培的油菜田土壤通透性差,不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越冬期及时中耕松土、培土壅根,可以使地温提高 12,从而促进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 重施腊肥小寒前后重施腊肥,以土杂肥、人畜粪肥等有机肥为主,适当配施钾肥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秋冬季温度较高,油菜生长速度快,生育进程超前,部分植株提前抽薹,受春节前后暴雪天气影响大部分油菜受冻,少数抽薹植株茎秆冻伤、花芽冻坏。 目前田间油菜苗普遍落黄,各地要科学分析苗情动态,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油菜中后期田间管理。 一、及时追施抽薹肥。 油菜抽薹至现蕾开花阶段需肥量大,必须稳施、重施薹肥。 油菜薹肥施用掌握植株早发稳长、不早衰、不贪青迟熟为原则。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叶春前注意防冻,春后注意防病虫。 冰冻来临前,适当浇水,缺水田适当灌水,不仅可防冻害期间异常失水而出现的生理干旱,而且可通过水释放能量,防止土温和贴地层气温过低。 叶面施肥:用 素、酸二氢钾液叶面喷施,提高细胞液浓度和生理机能,也有较好的防冻效果。 天气转晴后,扫除田间积雪,可促使土温升高。 摘除冻伤的叶片可防冻伤累及整个植株。 春后蚜虫和油菜潜叶蝇发生严重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摘薹可人为地使油菜植株节间缩短,改变植株养分分配,分枝多,枝杈大,籽粒重,与不摘薹的油菜相比,株高降低 810 厘米,单株二次有效分枝增加45 个,角果数增加 30 个左右,每个角果粒数增加 23 粒。 摘薹后能影响油菜生育,使植株间、单株各分枝间生长整齐,花期集中,成熟提早,一般比不摘薹的全生育期缩短 45 天,另外还能显著提高植株抗逆性,尤其是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能力大大增强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越冬期绿叶数越多、绿叶面积越大,产量就越高。 因此,在油菜越冬期,农民朋友要采取措施,争取多增加油菜绿叶数,增大叶片面积,为来年高产打下基础。 中耕松土。 近年来,油菜生产上推广免耕栽培技术,田间土壤通透性差,草害严重,不利于油菜根系生长发育。 在油菜越冬期间,中耕松土,培土壅根,可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有利于叶片生长。 追施腊肥。 油菜进入越冬期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般苗床面积是定植面积的 10%。 育苗地块要施放腐熟农家肥 5 公斤/平方米,整地做成平畦,采用条播或撒播。 条播时行距 45 厘米,每平方米用 68 克种子,用铁锨将种子盖严,踩实后浇水。 撒播时要先浇水,待水渗透后播种,每平方米需要 810 克种子,播种后覆土 23 毫米。 冬春育苗时要尽量保温促进生长,真叶展开后要间苗,株距 23 厘米。 4 叶 1 心时开始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