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疽病 炭疽病主要为害油橄榄果实,亦为害叶片,在被害果实上产生一至多个病斑。 初为红褐色圆形小斑,扩大后呈黑褐色,中央略下陷的病斑,后期在病斑中央部分转为灰色,出现细小颗粒状的黑色小点,为分生孢子盘。 此病是由真菌的圆盘孢菌引起。 果实和叶片感染后,影响品质和大量发生落叶、落果。 防治方法:(1)用 1:1:150 倍波尔多液;100150 单位庆丰霉素;50%甲基托布津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第四节:扦插扦插繁殖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苗木,而且植株品种特性稳定,结果早,收益快。 加之,取材容易,已成为当今繁殖油橄榄的重要方法。 1、扦插床地的选择:扦插床地应该选择避风、向阳(能自然遮荫或设荫棚)、排水良好的环境。 2、扦插床的设置:插床可用砖砌或挖土床。 床宽一米,深 80100 厘米,长度视地形和需要而定。 床面平行,床底筑成稍向一端倾斜的鱼脊形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第二节砧木的培育一、砧木的选择砧木的选择是培育优良苗木非常重要的环节。 目前嫁接繁殖油橄榄的砧木有栽培品种的本砧实生苗。 近缘野生种有:尖叶木犀榄、白蜡、桂花、滇橄榄、流苏、女贞等。 其中较好的是载培品种的实生苗和尖叶木犀榄。 尖叶木犀榄(凉山州乡土树种。 分布在木里、盐源、盐边、冕宁等县。 以木里、盐源分布较多。 尖叶木犀榄别名“岩刷子”,系小乔木,高 310 米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油橄榄苗木培育的方法:嫁接、扦插、压条和播种育苗等。 生产中主要应用的是嫁接、扦插。 压条繁殖是可行的方法,因其繁殖数量少,不满足生产上大量需要。 播种繁殖,由于实生苗大多不能保持原品种特性,生产上只能选用一部分优株,一般把实生苗作为嫁接砧木。 第一节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地的好坏,直接影响育苗工作的成败和苗木质量。 选择育苗基地必须注意以下条件:一、源与交通苗木培育地(称苗圃)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四)纤维盆:用泥炭土加木纤维再加上肥料压制成形,制成圆形或方形,直径为510 厘米,方形盆常以 6 只或 12 只连在一起组成一组。 这种盆是干的,可以长期保存,使用后能被生物分解,所以在短期内培育的生根苗,连同容器一起移载到苗圃地,可保证移栽苗的成活。 (五)泥炭块:泥炭加入矿物质养料和纸浆液经高压制成,大小应根据插穗情况而定,多数直径在 7 厘米左右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床最好选择温室内的摘床。 要求水、电、暖设备开全,自动或半自动控制室温 1826、插壤(油橄榄扦插繁育所用的土壤简称插壤)温度 2027、室内相对湿度 85100(不低于 60),插壤最好用蛭石。 国外资料:理想的扦插土壤是蛭石加沙。 我国少量试验也说明蛭石加沙做插壤的生根率比单纯用河沙的要高。 如果不具备温室条件,选择一个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地方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照是插条愈合生根和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一方面活体插穗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生根的必要营养物质,另一方面阳光也是调节拱棚内温度的一个重要因子。 光照是插条愈合生根和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一方面活体插穗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生根的必要营养物质,另一方面阳光也是调节拱棚内温度的一个重要因子。 强光会引起高温,弱光如时间长了会引起插穗落叶和切口腐烂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苗立枯病幼苗立枯病(:是苗圃常见病害。 由土壤中的一些病原真菌引起。 如镰刀菌、丝核菌和腐霉菌等。 在油橄榄育苗中,因立枯病造成死苗十分严重。 油橄榄的立枯病多由镰刀菌、丝核菌引起,在温暖潮湿的天气最易发生(土表温度 1620),随着温度的增高,发病减慢,直至停止。 防治方法:(1)加强苗木管理,适时排水和灌溉,促使幼苗健壮成长,预防立枯病的发生。 (2)用生土或清洁河沙盖种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枯病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 青枯病发生时来势猛烈,病树迅速死亡,在生产上威胁最大。 病状:初期,病株地上部分叶片失去光泽和反卷,叶色稍变黄。 枝叶停止生长,地下部须根变褐腐烂。 中期,地上部分出现小枝干枯,地下侧根腐烂,后期,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叶片干枯卷曲,但不脱落。 地下主根腐烂,与根腐病不同之点为切断病根,有黄色浓浊的细菌液溢出。 青枯病的侵染来源是土壤。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且植株品种特性稳定,结果早,收益快。 加之,取材容易,已成为当今繁殖油橄榄的重要方法。 ?1、扦插床地的选择:扦插床地应该选择避风、向阳(能自然遮荫或设荫棚)、排水良好的环境。 ?2、扦插床的设置:插床可用砖砌或挖土床。 床宽一米,深 80100 厘米,长度视地形和需要而定。 床面平行,床底筑成稍向一端倾斜的鱼脊形,并在低端开设通往床外的排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