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
是使用不当 ,“小马拉大车 ”。 二是疏于日常维修保养 ,“驴不死不卸磨 ”。 三是运行环境恶劣。 四是运行看管人员责任心不强 ,技术水平低 ,“小病看不见 ,大病瞪了眼 ”。 第六 ,账账不符 ,账实不符。 表现是 :一是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一般是生产和房产管理部门 )、使用或保管单位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之间的账账不符。 二是固定资产使用地点变动、用途改变 ,使用或保管单位不及时改变自己的
1、菇的春菇管理必须针对当地气候特点进行管理。 江南春季气候特点是低温、阴雨、多湿,待日平均气温大于 12,即可进行春菇管理。 春季是室外香菇发生全盛期,其产量占全年香菇产量的 30%60%(视品种和制棒时间迟早)。 管理之前,应根据出菇批数、失水状况及污染情况分别进行补水。 (1)补水经过秋季 23 批采收,菌棒含水量随着出菇数量增加、管理期拉长、木屑腐及营养消耗而逐渐减少,至开春时
用无虫蛀、块大、表面光滑平整且易清洗的新鲜红薯,最好用白色质地的红薯为加工原料。 将选好的红薯利用清水洗净表面的泥沙等杂质,然后去皮并切成条状。 2蒸煮及干燥:将切条后的红薯放入蒸煮锅内,蒸者至 7熟即可。 用晒干或烘干等方法。 干燥至薯干干硬,扒动时发出的响声清脆为止,以便操作时容易掌握火候。 3浸泡:利用 60 度的食用白酒的一倍稀释液,浸泡红薯干 45钟。 浸泡程序掌握在基本泡软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蔗)(一)病原花叶病病毒的病原体呈棒状,致死温度 4570,体外存活期 2 天左右,因不同的株系而异。 迄今为止,全世界共发现花叶病病毒株系有 14 个(AN),相互之间有交互保护作用,常可以在同一蔗株中分离出两个株系。 我国大陆目前为止已报道 2 个病毒株系,即 A、D 两个株系,且以 A 为优势株系,我国的台湾省发现有 A、B、D 三个株系。 花叶病寄主范围较广
艺流程原料准备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菌棒培养脱袋排场转色管理促蕾出菇管理采收。 2、荫棚畦床及设施(1)荫棚的构建荫棚宽 6 米,长 32 米或更长,选用直径 12 厘米的竹竿为立柱,高 3 米,深埋 菇棚四周每隔 3立一根,使棚净高 ,立柱置在沟内,不能立在畦面上,立柱顶端和横梁固定。 横梁之间用径粗 2米的木条或是竹片横拉扎牢,再搭上草帘并固定,要求荫棚透入阳光,周围用草帘做围墙,以起到保温
1、、贮藏特性和品种蘑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味道鲜美。 但是蘑菇采后呼吸作用旺盛,在常温下很快开伞、褐变、变味、品质败坏,只能作短期贮藏。 干制的蘑菇容易保存,但营养价值下降,加工处理不及时会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采后贮运销售及加工前需采取措施,以防蘑菇品质下降。 蘑菇的栽培品种很多,常见的有平菇、香菇、双孢菇、金针菇、凤尾菇等。 二、采收1、适时采收蘑菇采收过早,菌盖未长足,影响产量
土与播种甜豌豆喜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排水良好的黏性壤土,3年未种豆类的地块。 10 月下旬播种(收获期 4 月下旬至 5 月下旬),也可在 3月中、下旬直播。 为使出芽整齐,播前可用 20 摄氏度清水浸种 3 小时,垄间150 厘米,株距 35米,每墩 2。 真叶 4时间苗,每墩留 1 株。 2、浇水与施肥甜豌豆不耐旱,且怕涝。 播种后,应及时浇水,花荚初期需水量较大,应保持土壤湿润。
2、病害发展很快。 病菌喜温、湿条件。 发病适温 25,要求 85%以上相对湿度,分生孢子扩散传播需有水滴存在。 管理粗放,生长衰弱发病重。 防治措施(1)使用从无病株采收的种子。 一般种子要消毒处理,可用种子重量 40%拌种双或 50%福美双拌种。 (2)施足粪肥,适时追肥,增施磷、钾肥。 适当灌水,灌水后加强中耕松土,控制田间湿度。 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3)及早发现并拔除中心病株。
2、色制品又有不同的要求:南充冬菜、短缩茎在 615 厘米时采收;广东梅菜则在花薹高 15 厘米左右、花蕾出现时才采收。 此外春季在分蘖株高 15 厘米左右并开始抽薹时收获为宜。 如以幼苗供食用则在定植后 40 天左右采收上市。 (二)贮藏特性及贮运方法芥菜是较耐贮藏的绿叶菜,冰点以上的低温和高湿是其理想的贮藏条件。 适宜贮温为 0,相对湿度在 95%以上可贮 3040 天。 芥菜以加工为主
2、摘心,可充分利用肥力获得高产。 (2)南瓜需肥动态:南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吸收量和吸收比例各异。 幼苗期需肥较少,进入果实膨大期是需肥量最大的时期,尤其是对氮素的吸收急剧增加,钾素也有相似的趋势,磷吸收量增加较少。 据日本宫崎研究表明,南瓜从定植到拉秧的 137 天中,前 1/3 的时间内对五要素(氮、磷、钾、钙、镁)的吸收量增加缓慢,中间 1/3 的时间增长迅速,而最后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