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
授或考试等可按凭据给予报销车费和住宿费(按规定),但不报销出差补贴。 ( 2)凡符合上述要求的学习,其学费开始必须全部由本人支付,待学习期满,拿到毕业证书后, 凭成绩单,根据其实际支付的部分,按下列比例分别负担。 ①平均分在 85 分(含 85分)以上,达到优秀的,其学费全部由单位报销; ②平均分在 84 分(含 84 分)以下, 75 分(含 75 分)以上,达到良好的,单位报销 80%
2、。 壤内越夏越冬。 小麦播种发芽时,厚垣孢子也发芽,从芽鞘侵入,并达到生长点。 腥黑穗病的发生与土壤温度关系很大,侵入幼苗适温为 912,最低 5,最高20。 冬小麦幼苗生长适温为 1216,小麦晚播发病重。 一般湿润土壤对病菌孢子萌发有利。 播种时覆土过深也有利发病。 宜在夏收小麦发病严重的地块继续种植小麦,因为土壤中该病菌较多,容易导致次年此病在该地块的大发生。 用无病种子播种。
稻催芽后播种,常不按时破胸或破胸不齐,甚至发生烧根现象,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其主要原因是水分过多,种堆内温度低造成的。 因此,最好用黄泥水或盐水选种后。 用 45左右的温水浸泡 2 分钟,捞出成堆,堆内温度达 37时,用湿草袋盖严,保持在 3310 小时左右即可破胸,露白快而整齐。 催芽时要经常翻动及淋水,以免温度过高或泡种时间过长,种子被烫死。 齐根后要适当控制生长,使种堆温度在
1、稻倒伏后不仅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而且收割困难,病虫害过重,品质变差,损失过大,一般会减产 20%左右。 倒伏分根倒伏和茎倒伏两种,一般根倒伏发生在蜡熟期后,由于搁田没搁好,田间长期保水,土壤糊烂,根系发育差,扎根浅,根系支持力差,形成头重脚轻,稍经风雨等外力侵袭,就很容易发生倒伏;茎倒伏一般发生在抽穗以后,由于施肥不当或密度过高,造成茎秆柔软,承担不起上部重量而导致倒伏。 一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害的危害已成为制约棉花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些病害,刚开始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待到严重时再采取措施为时已晚。 特别是重茬地块,棉农对一些常发病害、土传病害很是头疼,常有束手无策之感。 为此,对于棉花病害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棉花的病害比较多,但最让棉农感觉到头痛的主要有两个病害:一是出苗后立枯病引起的死苗问题,二是黄枯萎病。
2、保湿、通风,检查、管理方便,不易倒塌。 旧窖使用前应喷洒 福尔马林液消毒。 要求收薯前提早建窖。 二、适时收获。 为避免冻害和冷害,应在轻霜前趁晴天收获。 当天割蔓,当天刨薯,当天晾晒,当天入窖。 收获过程中需轻放、轻装,以减少薯块创伤。 三、贮前挑选。 入窖前要仔细挑选,彻底剔除病薯、伤薯和霉烂薯。 贮藏量以占窖容量的 2/3 为宜。 窖大薯少不保温,窖小薯多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生软腐病。
住土壤墒情抢先播种:影响玉米生育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光照,玉米是一种喜温、喜光照、喜肥水的作物。 玉米种子在温度为 10上时,才能迅速发芽。 所以当气温稳定通过 10时应及时早播,促进早熟。 我县的最佳播种期为 5 月 25 日左右。 2、增施基肥:由于玉米根系发达,需肥水较多,仅靠土壤的营养是远远满足不了玉米整个生育期对肥的需求。 因此施足基肥是玉米增产的重要条件
1、空秆”和“秃顶”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一般会导致玉米减少产量 10%玉米“空秆”、“秃顶”形成原因:一是土壤瘠薄,土壤中的养分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使部分迟分化的小花发生退化,生殖器官不能形成。 二是高温干旱造成抽穗提早,吐丝延迟,花丝、花粉的生命力下降,不能授粉、受精。 三是阴雨连绵,花粉因受潮粘结甚至破裂而丧失活力。 四是病虫危害或机械损伤。 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防小麦倒伏是夺得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的一项管理措施。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在抽穗前后倒伏,会减产 50%以上,灌浆期倒伏减产 20%30%。 因此,小麦的防倒伏工作应抓早抓好,具体措施有四方面:合理施肥小麦返青后,进入起身拔节阶段,当主茎达到 79 叶期时,正值追施拔节肥。 施肥切不可盲目滥施,要看叶色、看叶片宽窄、看种、看地来合理地施肥,以利壮秆,达到抗倒的目的。 看色:小麦拔节时,叶色浓绿
1、麦干热风是农业灾害性天气之一,它能使小麦青枯、炸芒、逼熟,从而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加强小麦后期管理,适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预防干热风的危害。 浆水一般在小麦灌浆初期(麦收前 23 星期左右)浇。 如小麦生长前期天气干旱少雨,则应早浇灌浆水。 高肥水麦田,浇麦黄水易引起减产。 所以,对这类麦田只要在小麦灌浆期没下透雨,就应在小雨后把水浇足,以免再浇麦黄水。 对保水力差的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