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病初期常造成玉米苗心叶卷曲、萎蔫,严重者造成死苗。 近几年,玉米苗枯病发生有加重趋势,成为玉米苗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 症状表现玉米发病后,根尖处先变褐,扩展后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或根毛减少,次生根少或无,初生根老化,皮层坏死,根系变黑褐色,并在茎的第一节间形成坏死斑,引起茎部水浸状烂,易断裂,叶鞘也变褐、开裂。 叶片变黄,叶缘枯焦,心叶卷曲易折,发病严重的出现死亡
、症状病原菌为玉米蜀梨黑粉菌,属于担子亚门,冬胞菌属。 玉米被病原菌侵染后,黑粉病的主要诊断特征是在病株上形成膨大的肿瘤,玉米的雄穗、果穗、气生根、茎、叶鞘、瘤有的单生、米,大的长达 20 厘米以上,肿瘤表面有白色、灰色薄膜,内部幼嫩时肉质、白色、硬。 玉米得病后茎上可生出肿瘤,叶片上肿瘤多分布在基部的中脉两侧,半生,病部肿厚突起,雄穗上,肿瘤常生于一侧,长蛇状,果穗籽粒上也能形成肿瘤。
庆农 13 号审定编号:桂审玉 2007001 号品种名称:庆农 13 号选育单位:南宁庆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母本 从墨黄 9 号中选择优良单株进行套袋自交,采用系谱法改良,经自交连续 6 代选育而成。 父本 以 543 为轮回亲本与 543502回交 3 代后再自交 4 代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 101 天,秋季平均 89 天。 株型平展,株高 米,穗高 95 厘米。
美玉 3 号(原名美玉(加甜糯)3 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 2006013选育单位: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品种来源:自选系 选系 玉米单交种。 春植全生育期 8387 天,比香白糯迟熟 23 天。 株高适中,整齐度好,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 株高 195200 厘米,穗位高 7079 厘米,穗长 米,穗粗 米,米。 单苞鲜重 262290 克,单穗净重 194200 克
1、北省出现大范围降水,有的地方降水偏大,玉米田出现了涝害。 玉米是一种需水量大而又不耐涝的作物。 土壤湿度超过持水量的 80%时,植株的生长发育即受到影响。 玉米生长中后期,在高湿多雨的条件下,根际常因缺氧而窒息坏死,造成生活力迅速衰退,植株未熟先枯,对产量影响很大,有资料表明,玉米在抽雄前后一般积水 12 天,对产量影响不甚明显,积水 3 天减产 30%。 积水 5 天减少 40%。
)种,可使玉米早发芽、齐出苗、少病害、长势好、增产高(一般可增产 1015)。 玉米浸种操作简便、投资少、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现介绍十种浸种方法:硼砂:先取 5 克硼砂,用温水使其溶解,再对水 5 公斤,将玉米种倒入,浸 12 小时后滤干即可。 高锰酸钾:高锰酸钾 5克对水 5 公斤浸玉米种 25 小时后滤干即可播种。 桐油:将 500 克桐油倒入 6 公斤玉米种内拌匀后播种
1、、搞好整地保墒提墒鉴于土壤含水量低,秋翻地多的状况,搞好整地是保证一次播种出全苗的基础。 准备播种玉米的原垄地块,要早拿茬子。 人工、机械拿茬深度要适宜,不能大搬家,造成人为失墒。 拿净茬子后及时耢地,迷住茬墒和土缝,破坏毛管孔隙,增加隔离层,保住墒情。 秋起垄地要及时镇压捂墒保墒。 秋翻未整地块,在土壤化冻 810 厘米即可进行耙地,提倡对角线耙法,以保证耙地质量。 并要求随耙随压
1、、操作方法1、机械粉碎还田采用联合收割机或秸秆粉碎机具,在玉米植株上部还有 23片绿叶(完熟期)时收割,将秸秆一次性粉碎,连同小麦基肥直接抛撒于地表,再机械耕翻,整平土地,直接描种小麦,一般 35 天可以完成收获和播种。 2、人工粉碎还田无大型粉碎农机具的地方,可在玉米收割后人工将秸秆:切碎约 34 寸(10,就地均匀撒开,连同小麦基肥一起翻耕入土,或将秸秆顺犁沟摆放,翻埋压实。 二
1、米具有水分含量高、成熟度不一致、呼吸旺盛、易发热、霉变等特点,尤其是玉米种子,比其它谷类作物较难贮藏,在贮藏前要做好玉米的降水。 降水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收获前田间降水(一)适时进行玉米站杆扒皮晒棒玉米站杆扒皮就是在玉米进入腊熟初期时,将外边苞叶全部扒下,使玉米籽粒直接照射阳光,水分可降低 710%,玉米站杆扒皮晒棒期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火候”问题,必须掌握在腊熟期
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有效措施。 但大多数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缺乏了解,导致玉米秸秆还田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部分玉米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 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秸秆要切碎 把玉米秸秆趁鲜铡成 36 厘米长的短节,或用机械粉碎,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的出苗与生长。 足墒还田 玉米秸秆还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