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技术核心是通过大小双垄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降雨,特别是春季 5 毫米左右的微小降雨,汇集雨水进入播种沟,保证玉米正常出苗,降水利用率达到90%;并有效地减轻了土壤表面的风蚀和降雨冲刷。 一般在播前 1015 天整地施足基肥,用步犁起步,小垄宽 4050 厘米,垄高 15 厘米;大垄宽 7080 厘米,垄高 10 厘米。 用铁齿耙好垄面,无土坷垃,形成人小垄和播种沟,用 120厘米超薄膜全地面覆盖
1、熟度不均匀。 玉米在我国主要产区北方,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处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所以玉米的原始水分一般较高。 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华北地区一般为 15在东北和内蒙地区一般为 20玉米的成熟度往往不很均匀,这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不同,致使顶部籽粒成熟度不够。 成熟度不均匀的玉米,不利于安全储藏。 玉米的胚大,呼吸旺盛。 玉米的胚几乎占玉米籽粒总体积的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米种植方式 玉米种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等行距,宽行密植,宽窄行,等行距留双苗等方式。 现介绍一种宽行撮苗种植法。 二、玉米宽行撮苗种植法种植要点 此种种植方法,要求行距 100 厘米,穴距 5 厘米,每亩约有1334 穴、每穴定苗 3 株,每亩有 4000 株左右。 用此法种植时,每穴播种 5子自由下落,不必太分散或分散在 5 平方厘米范围内,种植深度 4 厘米。
垄是由两条 60 厘米宽的垄合并成 120 厘米宽的垄。 由于垄面宽大,裸露外边少,水土流失小,蓄水保肥强,从而增强了抗旱耐涝性能。 同时植株的营养面积增大,根系损伤小,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 种植玉米采用大垄双行技术能增产是因为大垄双行栽培具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玉米是高光效的高产作物。 粮食产量的提高,取决于强光合、弱呼吸。 光的强弱不但影响玉米的光合强度,也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输。
1、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2 至 3 成,严重的将会达 5 成以上,甚至绝收。 近年来,由于灰飞虱数量增加、带毒率升高,该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并呈继续加重的趋势。 一、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 至 6 片叶即可显症,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 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病株生长迟缓、矮化。 至 9
1、断有农民朋友和基层技术人员打电话询问玉米产生分蘖是怎么回事、哪些情况下玉米容易产生分蘖、今年玉米的分蘖为什么比往常年多、分蘖会不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该怎么办等问题,现就有关问题解答如下: 一、玉米为什么会产生分蘖。 答:玉米每个节位的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除去植株顶部 5的叶芽不发育以外,其余腋芽均可发育;最上部的腋芽可发育为果穗,而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则形成分蘖。
1、熟度不均匀。 玉米在我国主要产区北方,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处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所以玉米的原始水分一般较高。 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华北地区一般为 15在东北和内蒙地区一般为 20玉米的成熟度往往不很均匀,这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不同,致使顶部籽粒成熟度不够。 成熟度不均匀的玉米,不利于安全储藏。 玉米的胚大,呼吸旺盛。 玉米的胚几乎占玉米籽粒总体积的
1、 个问题芒种节气过后我省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 随着玉米铁茬播种和随种下肥面积的扩大,生产中的一些问题逐渐表现出来,应引起各农户的重视。 1、随种下肥的肥料品种和数量应严格掌握现在使用的玉米播种机耠肥料的耧脚和下种部位仅间隔 5 厘米左右,随种播下的肥料应选择优质复合肥或二铵加钾肥,尽量不用尿素。 施肥总数量不超过 20斤/亩,预防浇水及较大降雨后发生烧种现象。
1、 月份,气温升高,土壤墒情好,农作物生长较快。 大豆部分地块进入开花始期;玉米处于拔节初期。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农业专家通过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田间调查,发现大豆部分地块存在除草剂药害及由于高温引起的大豆黄叶日烧病,蚜虫、夜蛾科害虫危害,针对此种现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向农民朋友提出了如下指导意见:对于中后期病虫草害的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倡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
1、米鞭状病 20042006 年在德惠市就有轻度发生,2007 年发生面积很大,严重地块发病株占 6070%,该病给玉米生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一、症状当玉米生长到 710 片叶时,进入拨节期,玉米芯叶开始卷曲,至使心叶发生了变形、卷紧、又尖又硬,由于营养不能正常分配,茎下部长的很粗,俗称“鞭杆子”。 近年来本地区春夏之交,经常出现延迟性冷害、地温较低、土壤干旱、气温急剧变化,暴冷暴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