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1、产栽培技术“种都水果玉米”是四川省广汉市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超甜玉米杂种一代,含 甜基因,父母本均由美国优良的超甜玉米中选择分离而来。 一、主要特征早熟、丰产、营养丰富、品质极佳。 早熟,从播种到采嫩穗 8085 天,抽花丝后 25 天左右可采嫩穗;矮秆,株高 110 片叶抽生天花,每株 13个雌穗;丰产,单个嫩穗重 200300g,667量 右,穗长1521质佳,籽粒白色,脆、嫩、甜、鲜美
2、试平均亩产鲜果穗 斤,斤。 适应性较广,抗矮花叶病,中抗大、小斑病,感丝黑穗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 品质分析:干籽粒粗蛋白含量为 粗脂肪 赖氨酸含量高达 粗淀粉 支链淀粉/粗淀粉为 三、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在北京地区 4 月中旬至 6 月底均可以播种(指用于收获青鲜果穗),如采用营养钵育苗可在 3 月中旬在温室内播种,4 月上中旬定植于覆盖地膜的垄作土地上。
2、为主的一套栽培措施,使籽粒产量超过了中单 2 号的水平。 其中三台县对 85 户种植在坝地的 47 亩进行了测产,平均亩产 克,34 户种植在丘陵山坡的 23 亩地中,平均亩产 克。 在品种比较试验中,3600 株亩的情况下,中单 206 的产量比中单 2 号高 浙江省示范种植了 2080 亩,据 20 个县统计,地平均亩产 克,其中亩产超过 400 千克的有3624 亩,还有 达到 525
2、密植田发病较重。 一、病原、寄主植物及分布玉米瘤黑粉病由瘤黑粉菌引起发病,属担子菌亚门,常危害玉米叶、秆、雄穗和果穗等部位的幼嫩组织,产生大小不一的病瘤,是我国玉米上分布最广的主要病害之一。 二、发病症状及规律此病是局部侵染病害,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分幼嫩组织,如气生根、茎、叶、雄穗、雌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发病,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菌瘤。 幼苗生瘤,生长矮小,苗高一尺左右最明显
1、58(玉米) 选育单位:河南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审定情况: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 20000009。 品种来源:郑 58一 2。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生长势一般,株型紧凑,株高 246厘米左右,穗位高 110厘米左右,雄穗分枝中等,分枝与主轴夹角小。 果穗筒形,有双穗现象,穗轴白色,果穗长 169 厘米
2、抽雄后25 天前后;秋播糯玉米在抽雄后 28 天前后;春播甜玉米在抽雄后 22 天前后;秋播甜玉米在抽雄后 24 天前后是最佳的采收期。 二看雄穗(天花)颜色:以上采摘适期的玉米雄穗顶端开始变枯,但枯萎部分不超过雄穗的 50%,如果雄穗尚未变色,说明还未到采摘适期。 三看玉米须颜色:未授粉的玉米须呈鲜红色,授粉后花丝颜色渐渐变深,如果花丝开始变焦,则可分批采收。 四看田边四周植株的成熟度
1、、应性广、其子代生产前景好的品种。 2005 年 67 团推广种植的亲本组合“05母本生育期为 125 天,株高 200240 厘米,成株叶片数为 2122 片;父本生育期 125 天,株高 250 厘米,成株叶片数为 2022片。 此组合最高单产 612 千克。 8%、发芽率 85%以上。 播种前严格检验发芽率。 015 天对制种亲本进行福?克玉米种衣剂包衣处理,防止苗期病虫的危害。
408” 品种来源:丹东市农科院于 1991 年选育,通过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长势整齐、健壮、叶鞘紫色,叶色深绿。 成株株高 280位 130系发达,茎叶繁茂,总片数 20穗长筒形,穗长 21粗 5行数 18,行粒数 40 左右。 籽粒黄色,马齿型。 百粒重 35 克,出籽率 84%,米质上等。 高抗小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和纹桔病。 全生育期 130 天,耐涝性强,活杆成熟不早衰
0(玉米) 豫玉是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贾了然培育的稀植、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年通过我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豫玉属低秆、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高抗倒伏,既耐旱又耐涝,抗病性强。 与其他玉米品种相比,豫玉下部叶片平展,便于受光,上部叶片上冲,便于透光,这种独特的株型是玉米高产的理想株型。 此外,豫玉幼苗长势健壮,叶心时便发出了“霸王”根,因而高抗倒伏。 年,我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吴吉昌、吕化浦
1、肥不足追肥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的优点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团粒结构。 而多数农民在玉米栽培中往往忽略这一点,不重视基肥的施用。 “基肥不足追肥(以化肥为主)补”,只能使土壤越种越瘦,越种越板结,是一种掠夺式栽培方式,不可取。 有肥就追,有水就浇在玉米拔节前的苗期,如果不根据干旱程度、墒情好坏、苗情强弱等实际情况进行适时、适量的追肥、浇水,往往造成玉米地上部分幼苗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