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
1、么样。 危害玉米的灯蛾主要有红缘灯蛾和红腹灯蛾。 红缘灯蛾又名红袖灯蛾、赤边灯蛾;是一种杂食性害虫。 除危害玉米外,还危害大豆、谷子、棉花、芝麻、高粱等。 红腹灯蛾又名红腹白灯蛾、人纹污灯蛾,食性较杂,可危害多种作物。 (1)红缘灯蛾的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 2031 毫米,翅展 5661 毫米。 触角短栉齿状,黑色。 头、胸、翅腹部腹面均为白色。 前翅前缘红色。 腹部背面桔黄色。
甘膦又称农达、农民乐等,剂型有 40和 10的水剂,是有机类强内吸型茎叶处理灭生性除草剂,对植物无选择性,一般所有绿色植物,无论是作物还是杂草,着药后即被杀伤。 在一些科技书籍上有用草甘膦保护性防除玉米田间杂草的介绍,有些农药经销商也经常给群众推荐用草甘膦防除玉米行间杂草的方法。 因此,在玉米先期除草达不到理想效果时,中后期二次除草有不少农户选用了草甘膦。 实践证明
2、中毒死亡。 而玉米体内有玉米酮酶存在,它能将除草剂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玉米是安全的。 由于此类除草剂为选择性除草剂,对禾本杂草敏感,所以,对阔叶杂草多的玉米田使用效果差。 杂草以幼根幼芽吸收为主,茎叶吸收很少,杂草在 3 叶前使用效果较好,对大草使用效果较差。 米田含水量少、气温高使用效果差。 由于夏玉米田使用除草剂的季节正是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这段高温时节,土壤水分大量蒸发,如遇干旱
几年来,玉米田化学除草面积逐年增加,但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致使局部地块除草效果不够理想。 为此,我们从 2001 年来,就 40%阿特拉津(200250 克)+50%乙草胺(125 克)+2,4酯(100 克)这个配方除草剂的使用技术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利用化学除草剂除草的主要问题如下。 上新民地区大部分地块属于沙壤土,67 月份气温较高,喷到地面上的除草剂液很快蒸发或漏入地下
1、玉米田杂草多达 43 种,其中单子叶杂草 12 种,双子叶杂草 31 种。 为了防除玉米田杂草,农民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及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采取省工、省力、省时的化学除草方法势在必行。 现介绍一些玉米田常用的除草剂。 型为 40%胶悬剂,是玉米田常用的广谱性除草剂。 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即玉米播种后马上喷施阿特拉津,每亩用药量为200300 毫升。
坐滤水除草法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含量逐年加大,使用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我们知道,玉米田化学除草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播后苗前的封闭化学除草,另一种是茎叶除草。 由于安达市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土壤是典型的碳酸盐草甸黑钙土,在 间。 十年九春旱,土壤封闭化学除草效果不佳,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因此,近年来,安达市农民自行进行了玉米田化学除草试验,并取得了成功。 目前
常需要频繁、大量地用药才能将虫量控制下来。 近年来生产上因用药不当而对玉米造成药害的事故频繁发生。 因此,防治灰飞虱时应注意安全用药。 玉米田使用有机磷灰飞虱在玉米田大发生时,通常需要频繁、大量地用药才能将虫量控制下来。 近年来生产上因用药不当而对玉米造成药害的事故频繁发生。 因此,防治灰飞虱时应注意安全用药。 玉米田使用有机磷类和菊酯类农药防治灰飞虱时,应严格控制药液浓度,否则容易产生药害。
1、米的一生中,从出苗到成熟都易受到害虫的危害。 主要害虫包括地下害虫,玉米螟和蚜虫。 要获得玉米的优质高产,合理的防治害虫是很重要的工作。 针对害虫的生活习性结合我们的经验,提出以下方法谨供农民朋友们参考。 1 地下害虫危害玉米的地下害虫包括蝼蛄、蛴螬和地老虎等。 此类害虫多是昼伏夜出,咬食玉米幼苗的根或茎基部,造成死苗、缺苗。 防治此类害虫要注意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消灭虫卵和幼虫。
1、于 67 月降雨次数偏多及降雨量偏大,致使乙阿合剂等封闭型除草剂除草效果不理想,且田间出现了一些抗性杂草,部分农民开始使用玉米田苗后除草剂来代替播后苗前的封闭型除草剂。 但由于田间操作不规范,生产中的许多问题也逐渐凸现,如除草效果不理想,田间药害频频发生等,给玉米生产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包括两大系列,即选择性除草剂,使用较普遍的为磺酰脲类除草剂如玉宝、玉贝、玉农乐等
国玉米种植分布面广,有春玉米和夏玉米两种种植方式。 田间杂草群落因当地自然条件和耕作特点而异,大致可以分为东北春玉米田草害区、黄淮海夏玉米田草害区等 6 个草害区。 化学除草应因地制宜,科学用药。 为了减少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残留,不提倡单独使用阿特拉津,提倡混用或使用复配剂。 一、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40%乙阿合剂悬浮剂或 40%玉丰悬浮剂,北方春玉米每亩用 250升,夏玉米每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