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
等。 玉米种子果穗烘干工艺 工艺流程是:果穗喂料→机械选穗→果穗烘干→脱粒→预清→金属仓群→清选→分级→比重选→包衣→包装→入库。 玉米种子果穗收获时含水率达 35%左 右,干燥过程中,在烘干温度为 43 ℃的条件下,由于原始含水率高的比含水率低的发芽率降低严重, 烘干时间越长降低越大。 因此,对高水分玉米种子果穗烘干的温度不能过高,降水速度不宜太快,可根据玉米果穗干燥量,确定烘干周期
1、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杂交玉米种子脱水慢、影响种子质量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结合我们当地种子公司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促进杂交玉米种子脱水的技术,供各地同行参考。 1 除父本玉米制种田授粉结束后立即割除父本植株,既能促进母本植株的光合作用,又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加速子粒灌浆成熟速度,还能促进种子脱水。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1、米种子在贮藏期间,由于生命活动和仓虫、微生物的为害,以及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对这些变化应认真检查,及时发现不良变化,以便将可能出现的事故及时消除。 一、种子温度的检查玉米种子贮藏期间种温的变化是安全状况的第一个指标。 一般采用“定期、定层、定点、定时”四定的检查方法。 定期,按种子情况、不同季节和规定期限进行检查。 定层,仓内散装种子应按种子堆上、中、下三层检查
1、米种子是最难保管的。 这是由于玉米种胚较大,组织疏松,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分含量高,并集中了占玉米籽粒 80的脂肪。 所以,保管不善,容易吸收潮湿、感染、霉菌,发生霉变和酸败现象,缩短寿命或丧失种用价值。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迥异,玉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次于稻麦而位居第三。 玉米种粒的贮藏寿命与其自身含水量和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 从温湿度条件来看,全国年平均气温,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在 10以下
1、、贮藏前消毒脱粒后的杂交玉米种子应风扬干净,防止杂交玉米在贮藏期间霉变,用 50%辛硫酸或 80%敌敌畏 1500 倍液喷洒空仓内外及周围环境(墙和楼板等)。 新制的杂交玉米贮藏容器,在放置前也要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在仓缝、墙缝、板缝越冬的害虫。 二、容器的建造和密封1、贮粮仓库的建造。 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和需贮藏杂交玉米数量,在便于防潮的地方,用砖和水泥建造圆形或方形的杂交玉米贮藏仓库
米种子贮存的好坏,对生产的影响很大。 如果贮存不好,就会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那么在贮存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忌种子含水量过高:玉米种子含水量过高,一旦受冻,胚部就会被破坏,从而使其生活力和发芽率下降。 所以,应千方百计想办法把玉米种子含水量降到 15以上,即达到安全水平以下。 二忌种子净度不够:如果掺杂有秕粒、破碎粒以及尘土等杂质,就会使其堆中的孔隙度减小,阻碍其因呼吸所引起的热量散失
米种子越夏贮藏的方法如下:提早晾晒、抓紧降水:种子晾晒最佳时间为 3 月初至 4 月底。 如种子库存量过大,可根据天气温度适时提前进行晾晒。 晾晒时间水分没有达到入库标准每天可翻三四次,气温较高的天气可以多翻几次方可加快降水入库。 入库种子温度不得超过 10,以保证安全过夏。 种子保管:对入库的种子每个垛要插入 3 个温度计,分上、中、下、左、右等点。 并且各库内放 1 个干湿计,检测时间一般在
1、、通化地区自然状况及催芽播种的意义通化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年降雨量为 500700 毫米,有效积温为27003000,常年平均降雨量比吉林省中部多 200 毫米左右。 常年 4 月初土壤墒情好,但气温较低,在吉林省中部公主岭一带,玉米播种时间为 4 月 16 日至 4 月 26 日,而在通化地区为 4 月 25 日至 5 月 10 日。 玉米是积温作物,在允许播种的条件下,早播种
、提早晾晒、抓紧降水。 种子晾晒最佳时间为 3 月初至 4 月底。 如种子库存量过大,可根据天气温度适时提前进行晾晒。 晾晒时间水分没有达到入库标准每天可翻三四次,气温较高的天气可以多翻几次方可加快降水入库。 入库种子温度不得超过 10,以保证安全过夏。 2、种子保管。 对入库的种子每个垛要插入 35 个温度计,分上、中、下、左、右等点,并且在垛内放 12 个干湿计,检测时间一般在 4 月份开始
1、 方晾晒 1 注意 种子含水量偏高,气候寒冷是造成北方地区玉米种子冻害、发芽率降低的主要原因,2002 年冬季,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为此,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种子晾晒技术,对于确保种子质量,保证种子生产企业增效,制种农户增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实践,现将玉米种子晾晒技术总结如下:1 田间站秆扒皮晾晒站秆扒皮时期在辽宁省为 9 月中旬。 当母本果穗进入蜡熟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