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
1、种育苗是玉米栽培的关键,掌握好播种适期和提高播种质量,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采用适当的播种技术,可使鲜食玉米提早上市;使春玉米花期避开“梅雨”季节,以减轻后期高温干旱对玉米灌浆的不良影响;使夏玉米避开芽涝,延长后期灌浆时间。 根据种植目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组合育苗移栽、直播,以达到调节播期,增加收益的目的。 育苗移栽可提早播种,节约用种,易得早苗、全苗和齐苗。 特别是甜玉米种
1、武县地处科尔沁沙漠南缘,连续 3 年遭受了罕见的春旱,玉米保全苗难,农民收入减少,全县农业经济损失巨大。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试验研究了玉米育苗移栽新技术,以实现玉米生产灾年不减产不减收。 种为新铁单 10 号,每区长30 米、80 行,每亩密度为 3300 株。 风向阳的地块,在 4 月中旬整地成馒头形畦,灌足底水,施足农家肥,待播。 种、药剂拌种)以 7 厘米7 厘米株行距单粒均匀播于畦内
地施肥育苗地宜选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和水源充足的田边地头,每亩施 10001500 公斤腐熟有机肥,051 公斤微肥(硫酸锌或磷酸二氢钾)供制营养团用肥。 二、育苗播种选用杂交玉米种和当地良种,每亩用种 115 公斤;播前晒种23 天,采用温汤浸种(水温 50 摄氏度)或稀释人粪尿浸种。 首先将准备好的肥料打碎过筛,按七成肥料与三成细黄土加微肥 051 公斤的比例拌匀;再用稀释人粪尿拌成潮湿状
玉米种子催芽后,在庭院朝阳处挖 20 厘米深的土槽(长、宽根据需要自定),用搅拌好的锯末和细沙(锯末 3 份、细沙 1 份)铺在槽内(厚 10 厘米),顶层平整后用温水 1 次浇透,1 个挨 1 个地摆上催芽后的玉米籽(最好不要重叠),然后在上面铺上按比例拌好的锯末、细沙,槽上用竹皮或木条架成弓形,覆盖塑料膜。 前期床温要保持在 2530,若温度过高可随时通风降温;后期注意散温
1、 法塑料软盘育苗法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离田较近的菜园地作苗床,做成半地下式,以利保温防寒。 营养土按 30的土粪子、70的过筛肥沃菜园土配制;也可用上年堆沤的过筛的草皮肥、土杂肥等。 播种时将玉米盘排放在院坝内,也可安放在苗床上,再把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软盘孔内,占每孔容量的 2334。 然后每孔播种 12 粒,将其整齐摆放在用清粪水充分湿透的规格为 宽的茶盘式苗床上
1、料软盘育苗法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离田较近的菜园地作苗床,做成半地下式,以利保温防寒。 营养土按 30的土粪子、70的过筛肥沃菜园土配制;也可用上年堆沤的过筛的草皮肥、土杂肥等。 播种时将玉米盘排放在院坝内,也可安放在苗床上,再把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软盘孔内,占每孔容量的 2334。 然后每孔播种 12 粒,将其整齐摆放在用清粪水充分湿透的规格为 宽的茶盘式苗床上,压盘使其底部与床土充分接触
子越大,春性越强,易受冻害,不要盲目追求大穗。 2大穗型小麦品种,短期早播易形成旺苗,春季脱肥早衰。 麦无两旺。 高产栽培要做到适期晚播,一促到底。 3大穗型小麦品种抗冻性中等,适期早播易受冻播易受冻害。 有两种表现:其一,鲁麦 22 号、鲁麦 23 号、兰考 906,大蘖幼穗受冻死亡后,大蘖幼穗受冻之死之后,叶片受冻症状不明显。 播期宜在 10 月中旬,以单株总蘖数 35 个越冬为宜。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四)纤维盆:用泥炭土加木纤维再加上肥料压制成形,制成圆形或方形,直径为510 厘米,方形盆常以 6 只或 12 只连在一起组成一组。 这种盆是干的,可以长期保存,使用后能被生物分解,所以在短期内培育的生根苗,连同容器一起移载到苗圃地,可保证移栽苗的成活。 (五)泥炭块:泥炭加入矿物质养料和纸浆液经高压制成,大小应根据插穗情况而定,多数直径在 7 厘米左右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留足苗床。 苗床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田块,但十字花科蔬菜地不宜作苗床。 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为 16则由于播种密度过高,出苗后就会出现苗挤苗现象,出现弱小苗、高脚苗、曲颈苗多。 苗床地应及早耕翻晒垡,熟化土壤,整地时要做到干、实、细、匀即畈面平整,土块细碎,上下一致,无大块土,无空隙。 整地前应施好基肥,并通过整地使肥料上下分布均匀,苗床全层有肥。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种前的准备1、育苗盆育苗推荐使用穴盆或育苗盆育苗,不要直接播在地里。 直接播在地里,土壤传播的病虫害较多,地温较低,水分和湿度不易控制,影响发芽率。 穴盆育苗还便于统计发芽率,移栽时不损伤根系。 2、育苗基质育苗基质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性好、保水保肥、干净无病害,肥力较好。 常用的基质有泥炭土、椰糠、珍珠岩、蛭石,一般混合使用。 例如泥炭土 85珍珠岩 10蛭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