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
②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14. ① 子曰: “ 见贤思齐焉,。 ”《论语 里仁 》 ② 子曰: “ ,。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 《 论语 为政 》 三、 现代文阅读 (共 20 分, 4+4+7+5) (一 ) 邂逅霍金 葛剑雄 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 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 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
唐诗,回答问题。 ( 6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 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古时有笛曲名为《梅花落》。 (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 3分) 答: (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 江城五月
( 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 跟据你的理解填空:( 2 分) 《小石潭记》侧重写 寄情山水。 《醉翁亭记》侧重写 作者与民同乐的喜悦。 这二篇文言文的背景和作者抒发的情感是什么。 ( 3 分) 答: 《小石谭记》是柳宗元 “永州八记 ”中的第四篇,全文寂 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有寥寥几句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 25 个字) (2分 ) 答出“对‘洋’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或:更喜欢“洋”节日);或“对‘洋’节日认同度高,对中国传统节日认同度低”即可得 2分。 只单方面答出对“洋”节日或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度情况,得 1分。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请谈谈看法。 (3分 ) 【答案示例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文段三 见渔人, 乃 大惊,问所从来, 具 答之。 便 要 还家, 设 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 来问 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子 邑人来此 绝境 , 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 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 不知有汉, 无论 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闻,皆 叹惋。 余人各复 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 数日,辞 去。 此中人 语 云:
. 阅读第②段,用自己的 话说说“ 不辩礼义 ”的具体表现。 ( 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 (共 30分) (一)阅读《 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完成第 16— 18 题。 (共 14 分) 人能感动,就能 幸福 赵捷 ①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是滋养生命的。 但是,我们却匆匆走过,忍受着干渴。 ② 每天上班,我都要在北大东门过斑马线,再往东走到单位。 多数时候,都是刚到路口
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看在我们眼里。 ②为什么会这样。 ( )人类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不是孤独的、孤立的,作为人类成员我们在生命的根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不应该对别人的弱点和不幸抱讥讽嘲笑的态度,不应该对别人暂时的失败或某些缺陷持幸灾乐祸的立场,( )你自己也同样会有弱点、不幸、挫败或缺陷。
6.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 7.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与“ ”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9.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 10.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1.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 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
具。 情迎接党的十六大,是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分不开的。 ( ) ,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句,平仄没有严格规定,用韵比较自由,篇幅一般较长。 《诗经》《楚辞》及乐府民歌都属于古体诗范畴。 、近体诗的划分一般是从产生的时间方面考虑,所以唐代以后的诗歌都被称为近体诗。 它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对仗方面有严格规定。 篇幅虽小,却同样可以显示诗人的独特风格
12. (10 分 )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 ①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译文 ②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译文: (2)用叙线 (/ )给下面文中画横线的文言文断句。 (4 分 ) 山 中 有 二 三 子 好 客 而 喜 游 闻 子 瞻 至 幅 巾 迎 笑 相 携 徜 徉 而 上 穷 山 之 深 力 极 而 息 扫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