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
适的。 ( 2)主梁截面细部尺寸 主梁翼板的厚度主要取决于桥面板承受车轮局部荷载的要求,还应考虑能否满足主梁受弯时上翼板抗压强度的要求。 本设计预制 T梁的翼板厚度取用 150mm,翼板根部加厚到 260mm 以抵抗翼缘根部较大的弯矩。 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腹板内主拉应力较小,腹板厚度一般由布置预制管道的构造决定,同时从腹板本身的稳定要求出发,腹板的厚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 1/15。
担的全部二期永久作用的 1/4: 0 . 1 1 0 . 7 5 2 3 0 . 0 8 1 0 . 7 5 2 5 2 0 . 3 2 5g 1 5 . 5 7 k / m2 4 N 内力计算 本桥为先简支后连续的连续梁,施工过程中包含了结构体系转换,所以结构自重内力计算过程必须首先将各施工阶段产生的阶段内力计算出来然后进行内力叠加。 第一施工阶段
振动 下沉 ,若钢护筒不能沉放到所需深度,必要时可配以在护筒内用空气吸泥机吸泥 , 护筒外壁辅以高压射水下沉。 钢护筒下沉步骤如下: 在平台 桩位处焊设护筒下沉定位架 → 吊装振动锤与护筒上口连接牢固 → 吊起 钢 护筒 准确定位 → 开动振动锤振动下沉 钢 护筒。 ○ 3 钢护筒沉放注意 事项 、卷刃等情况,应探明原由,提出相应处理对策再继续从事施工 : ,焊缝饱满 : :
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沈北制梁场 21 中切 取 6 个试件 , 3 个做拉力试验, 3 个做冷弯试验 ,进行质量检 验。 、Ⅰ级钢筋的绑扎接头,在受拉区应做成弯钩,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30d(Ⅰ级钢筋)或 35d(Ⅱ级钢筋)且不小于 300mm。 受压钢筋末端及螺纹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 于 20d(Ⅰ级钢筋)或 25d(Ⅱ级钢筋)且不小于 200mm。
择专业预应力公司负责张拉,他们都具有较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术能力。 ( 4) QC 活动多年,经验较为丰富。 结论:只要我们积极参与,发挥长处,实事求是,按 PDCA 循环扎扎实实开展活动,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六、分析原因 对锚固端混凝土破裂和灌浆孔堵塞这两个主要缺陷,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详见下面关联图: 翁旻
纵向一组一组拉张拉端 1′ - 22′ 号。 压折分两组进行,一组压折中部 137,另一组压折中部 1′ 37′。 图 2 12 8 中方框内4束 12φ S5 的,上面两束每束张拉力为 220KN,下面两束每束张拉力为 262KN。 方框内2束 8φ S5 的,每束张拉力为148KN。 10)预应力束张拉的施工程序为:装锥形钱具→装张拉用千斤顶→ 卡固钢丝→张拉钢丝束→顶压锚具。
+%L %L 采用钢卷尺 端部倾斜 ≤ %L 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紧靠端板,测其最大间隙 直径 177。 5 用卡尺或钢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直径 ,取其平均值 壁 厚 正偏差不限 5 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四处壁厚 ,取其平均值 保护层厚度 +10 5 用钢尺在管桩断面处测量 桩身弯曲度 ≤ 1/1000 桩长 且不大于 20 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
气瓶要距离明火点 10m 以上,气瓶间距必须大于 5m,气瓶必须加防震圈和 防护帽,气瓶使用和存放时严禁平放或倒放。 ,短履需运行到桩机中间位置,停落在平整地面上,其余油缸回程缩进。 切断电源,操作人员方可离开桩机。 ,以防行人或杂物等掉陷。 第四节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及施工操作规程 施工程序为:场地平整 → 放线 → 定桩位 → 架设支架或电动基芦 →准备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备等 →
入土中的垂直度不得超过桩长 %。 ,先用重锤低击 ,起锤高度控制在 1m 以内。 采用 2 台经纬仪两个方向控制桩身垂直度,稳桩后,进行沉桩。 ( 7) 接桩: ,桩段顶端距地面 左右接桩,接桩前先将上、下段桩顶清洗干净,拼接处坡口槽电焊应分层对称进行,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小焊接变形,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后应清除焊渣,检查焊缝饱满程度。 焊条使用前应采用烘箱进行烘干处理。 ,对称点焊 46 点
资料的提供 各记录人员、试验人员、质检人员都应把各项原始记录列入本职工作规范。 各种记录数据应准备、清楚、及时,所需的文字要详细。 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原始资料及时交技术部门,由技术人员整理、统计、分类,竣工验收前 15 天向甲方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四套,资料目录如下: (1)、 A 册:施工技术资料汇总及竣工图 ① 、结构吊装(打桩 )工程质量验收证明单 ② 、建筑工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