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
,进行测量放样。 ( 4)对已经批复的施工方案、方法和指标进行严密的监视和控制,并加强监督的力度和控制的手段,使工程的每个工序均达到优良标准。 ( 5)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试验与检验,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不合格材料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及时将资料 整理完善并及时签认归档。 资料整理必须严格按总监处要求进行,做到资料的真实、清晰
力控制到 100%时检查各部位情况正常后进行两次,以保证应力均匀。 E、能使用的预应力钢铰线应防止污染和锈蚀,张拉过程中应避免重物堆放受压且禁止电焊在其上操作。 ○ 2 张拉应力控制 钢绞线张拉以油压表应力控制为主,张拉伸长值做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应控制在177。 6%以内,否则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方可继续张拉。 单根调直 单根张拉(初应力为 10%δ K) 多根张拉
束 钢绞线下料应按梁的长度,留出工作长度。 每束 2 米用扎丝扎一道,穿束前还应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位置应准确,且孔道应畅通无水并无其它杂物。 ( 3)、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 5 采用低松驰φ ㎜钢绞线束,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程序为: 0→ 10%σ k→ 100%σ k(持荷 2 分钟 )。 钢绞 线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σk==1395MPa。 张拉采用双控,以钢绞线伸长量进行校验。
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20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TB/T31922020 《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20 3 《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 TB/T23312020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科技基 [2020]101 号 《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修订版) 》科技基
风荷载按中心集中力加载在立杆上,立杆均按两端铰接计算。 立杆受力稳定性按组合风荷 载计算 : 水平荷载计算风荷载标准值 WK= W0 181。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取 181。 S脚手架风荷载体形系数 ω 脚手架挡风系数 WK= = kg/m2 La纵杆间距 h步距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 WK Lah2/10 = φ 48 支架钢管的抵抗矩 W=5 103mm3 截面积 A= 102mm2
B 8076 的 有关 规定 ,若使用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含气量宜≤ 3%。 耐腐蚀管桩制作使用的 掺合料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硅砂粉 应符合 表 的规定。 表 硅砂粉 的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含水率 % ≤ 比表面积 /m2/kg 400~500 密度 /g/cm3 ≥ 6 烧失量 /% ≤ 氯离子 /% ≤ 二氧化硅 /% ≥ 2 矿渣微粉的 技术指标应符合 表 的 规定。 表
钢铰线下料或编束后如 搁置时间较长,应采取临时防锈措施。 内锚固段需组装成枣核状。 量出内锚段的长度并作出标记,在此范围内穿对中隔离架,间距 1m,两对中隔离架之间扎铅丝一道,内锚固段锚束分二层组装,隔离支架应能使钢绞线可靠分离,使每根钢绞线之间 的净距≥ 5mm,且使隔离架处锚索体的注浆厚帽。 张拉段每隔 2m 设置一道对中支架,端头 2m 区段内加密到 1m。
第 四 章 预应力钢 筋估束和布置 预应力钢束的估束 由于边梁的内力最大,所以预应力钢筋的布置一边梁为准,其他梁预应力布置与边梁相同。 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控制结构设计的通常是抗裂性验算。 因而,可按照抗裂性验算原则完成估束工作。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20 的第 条 (P58)规定: 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 (或荷载 )
度不超过 30cm,在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 5 cm,每一振捣点要掌握振捣时间,不 能 少振或过振,同时注意点的密度,间距不大于振动作用半径的 倍。 混凝土振捣时应特别注意振动棒不得触及预应力管道 ,以免造成被振变形而无法穿束。 同时,特别注意锚具部位混凝土的振捣应密实。 顶板砼浇筑应注意桥面的平整度及高程,标高为现场测量控制,以铝合金长尺刮平。 砼浇筑完毕,初期养护非常重要。 在浇筑 1~ 2
7)在做好检验的基础上,对没有达到或不合格技术规范要求的工序,采取纠正措施至该工序符合验收标准,得到监 理的签证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8)要随时掌握质量动态,进行质量分析,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返工、报废以及质量事故等现象,找出影响工程的原因、分清责任、制定对策、解决问题。 9)在工程施工中必须对材料及外协件、外购件的使用严格把关,主要材料必须通过检测、复验、符合技术标准才能采购、使用。